儘管有許多的研究者投入相當多的精力和時間, 自體免疫疾病的發病機轉至今仍不是很清楚。 在自體免疫疾病的範圍中, 又分成「全身性」和「器官特異性」, 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中以全身性紅斑狼瘡最具代表性。 全身性紅斑狼瘡的研究由於發展已久, 加上有著跟人類疾病類似的動物模式能夠進行相關的研究, 一直為人所重視, 但是至目前為止, 我們對全身性紅斑狼瘡真正發生的機轉還是不清楚。
全身性紅斑狼瘡的流行病學
全身性紅斑狼瘡主要侵犯女性, 由青春期開始, 尤其是具有生育能力的年輕女性。
Advertisiment
全身性紅斑狼瘡的臨床表現
全身性紅斑狼瘡的疾病特徵是, 會產生許多種不同的自體抗體, 認識各種不同的器官及組織, 如抗核抗體、抗紅血球抗體、抗心磷脂抗體、風濕因數、抗細胞質抗體如抗Ro及La抗體(自體抗體的一種)和抗DNA抗體等,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全身性紅斑狼瘡的致病機轉
雖然真正的發病機轉仍不明, 但一般研究者認為跟遺傳有關, 而且是多因數性的遺傳因素。 在雙胞胎的研究發現, 若是其中一位得到全身性紅斑狼瘡, 那麼另一位得到疾病的機會約為40%至60%, 不會達到100%。 這顯示疾病的發生並非完全由遺傳所決定。
在眾多遺傳因數中, 最為人們瞭解的, 還是與主要組織相容抗原之間的關係。 研究發現, 全身性紅斑狼瘡患者HLA-DRw2及HLA-DRw3的頻率增加。
除了遺傳的因素之外, 有一些環境中的因數, 如病毒感染、汞等, 也都被認為是引起全身性紅斑狼瘡的原因。 目前較為大家所接受的看法是, 病人需有一些遺傳因素的背景, 但仍需要一些外在因數來激發疾病。
Advertisiment
全身性紅斑狼瘡的治療
目前有關全身性紅斑狼瘡的治療主要包括:
類固醇
雖然大家對類固醇都還是一直有著畏懼和排斥, 但是類固醇對全身性紅斑狼瘡的病情控制, 目前仍然是不可或缺的藥物。 類固醇可以有效地抑制自體反應性免疫細胞的活性,
Advertisiment
全身性紅斑狼瘡的病程和後遺症
全身性紅斑狼瘡的患者最嚴重的受犯器官主要為腎臟, 許多人因為腎臟功能缺損而導致腎衰竭, 甚至需要洗腎來度過這段生活。 此外, 全身性紅斑狼瘡患者也因為免疫功能下降而容易受到感染, 除了細菌感染外, 還包括病毒和真菌的感染, 甚至很容易發展成全身性☆禁☆感染疾病。 近年來因為治療上的進步, 發展成慢性腎衰竭的人數已比以前降低許多, 但是因為大多數的患者可以活得較久,這幾年來出現神經系統受影響的病友反而有增加的趨勢。在小兒全身性紅斑狼瘡治療時需要更加注意的一件事是,由於小朋友還在成長期,所以應該注意會影響到小朋友生長的類固醇,在使用劑量和期間應多加斟酌。如果可以的話,應考慮使用其他藥物來降低類固醇的使用量,使之既能夠控制病情又可以讓小朋友順利成長。
結語
全身性紅斑狼瘡是一種有多種面貌的全身自體免疫疾病,而且隨著病程的進行,可能會侵犯到不同的器官,因此算是較難完全控制的一種自體免疫疾病。但是,隨著最近藥物和治療的進步,其實我們對此一疾病已經能夠有較好的治療,而且相關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品質,也比以前好很多。但是,對小兒全身性紅斑狼瘡的患者,除了治療他們的疾病外,對他們在成長期的健康成長過程也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因為大多數的患者可以活得較久,這幾年來出現神經系統受影響的病友反而有增加的趨勢。在小兒全身性紅斑狼瘡治療時需要更加注意的一件事是,由於小朋友還在成長期,所以應該注意會影響到小朋友生長的類固醇,在使用劑量和期間應多加斟酌。如果可以的話,應考慮使用其他藥物來降低類固醇的使用量,使之既能夠控制病情又可以讓小朋友順利成長。結語
全身性紅斑狼瘡是一種有多種面貌的全身自體免疫疾病,而且隨著病程的進行,可能會侵犯到不同的器官,因此算是較難完全控制的一種自體免疫疾病。但是,隨著最近藥物和治療的進步,其實我們對此一疾病已經能夠有較好的治療,而且相關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品質,也比以前好很多。但是,對小兒全身性紅斑狼瘡的患者,除了治療他們的疾病外,對他們在成長期的健康成長過程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