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厭食是否要糾正?


厭食是指較長時間的食欲不振, 這是目前小兒中比較普遍存在的問題, 也是家長們普遍關心的事。
但是有的家長諮詢時說, 他的孩子只是在吃3頓正餐時表現為食欲不好。 究其原因是小兒平時零食太多。 只要孩子哭了鬧了, 家長就變著花樣給零食吃;有的則認為捨得給孩子買好東西吃, 才算體現了父愛母愛, 因此只要一看孩子飯吃得少一點, 馬上就以巧克力、奶油蛋糕來補充, 這樣小兒的肚子總是沒有空, 到吃飯時自然就不想吃了。
還有一些家長, 營養知識較為缺乏, 只知道蛋白質重要, 每頓飯讓孩子吃雞、鴨、魚、肉,
Advertisiment
而不是給平衡膳食。 七大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維生素、纖維素和水)沒有按比例吃, 只吃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 時間長了, 就會影響食欲。 此外, 有的家長對不同年齡的兒童究竟吃多少食物合適, 還不太清楚;而且不同人之間也有差異, 不能強求自己的孩子與別的孩子一樣, 有些情況未必是小兒厭食。 真正食欲不好的小兒肯定會影響生長發育, 也就是影響體重和身高有規律地增長。 因此, 家長一定要定期帶孩子到兒童保健部門去檢查身體, 如果兒童體重和身高評價都較差, 同時確實表現為厭食, 平時也容易生病, 這就不能忽視了, 一定要請醫生診治, 以免延誤。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