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厭食症在中醫來說, 是指寶寶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不愛吃飯。 一到吃飯時父母發愁,想方設法追著喂、逗著喂、騙著喂也吃不了幾口飯。 在幼稚園雖然比在家好一些,但也是總剩飯。 但有些情況不屬於厭食病。 比方說孩子感冒發燒以後或是一時貪吃停食不化的食欲不振,用一些助消化藥如媽咪愛、酵母片、化食丸就能好。 還有些孩子貧血、佝僂病、肝炎……這些慢性病也可以造成長時間厭食,這時應該檢查清楚,把慢性病治療好了以後,食欲才可以得到改善。
中醫理論認為小兒臟腑嬌嫩,各系統功能發育不夠完善,尤其"脾常不足",消化功能還很薄弱。
Advertisiment
現在家庭條件好了,父母怕寶寶缺營養、希望寶寶長得快,從小就是魚、肉、蛋為主要飲食,甚至給孩子吃補藥。 這些都可以造成孩子偏食、排食,營養不均衡。 多數缺少維生素和纖維素。
厭食病的中醫治療
倘若寶寶長時間厭食,面色不好,身高體重不達標,生長發育已經受到影響,而且總感冒,免疫功能下降,就必須認真的採取中草藥調補脾胃了,一般服藥1~3個月才能見效。
Advertisiment
實際有很多病兒的表現不是單一的陰虛或是氣虛,往往二者交錯同時出現,既有氣虛又有陰虛,用藥時還要視具體症狀靈活處治。
治療小兒厭食證用藥還有很多禁忌,一般不能過用滋補藥,如人參、熟地、龜板……這些藥容易膩胃傷脾反而加重厭食。 另外也不能用很多苦寒攻下的藥,如大黃、黃連、檳榔……這類藥也能損傷脾胃功能。 最好是用一些藥性平和、藥味甘平,養胃運脾助運的中藥為宜。
在用中藥調理脾胃的同時還可以檢查一下寶寶是否缺少微量元素。 例如缺鋅也可以造成孩子厭食、味覺敏感度下降、免疫功能減弱、生長發育緩慢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