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口水多有的是病態

寶寶1歲6個月。 從他6個月萌出第一顆牙齒並添加雞蛋黃、米糊等輔食起, 就開始不間斷流口水。 起初, 認為與孩子出牙有關, 也沒太在意。 可是幾個月過去了, 孩子口水還是流個不停, 全家為此很著急。 請問, 孩子這麼流口水是什麼原因引起的?這樣流下去要緊嗎?有什麼辦法可以控制嗎?

你好!流口水幾乎是每個寶寶都會有的一個經歷, 以4個月至3歲的小兒多見, 有的不經治療甚至會數年不愈。 究其原因, 小兒流口水可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

生理性流口水主要與食物刺激、乳牙萌生有關。 新生嬰兒的唾液腺不發達,

Advertisiment
生後第1周, 其唾液的分泌量一晝夜為50~80ml(成年人為1000~1500ml), 僅夠濕潤口腔黏膜, 故此時看不到嬰兒流口水。 寶寶3個月時, 口水的分泌量才會明顯增加;4~6個月後開始添加輔食, 食物對神經、唾液腺的刺激較強, 使唾液腺分泌功能增強, 唾液明顯增多。 乳齒萌生時則會對牙齦感覺神經產生機械性刺激, 使唾液腺分泌更多唾液。 而此時小兒口腔較小而淺, 吞咽反射功能還不健全, 不會用吞咽動作來調節口水, 不能及時將過多的唾液吞下, 導致唾液在口腔內不斷蓄積而外溢。 寶寶在高興、嬉笑時, 也會將分泌出來的口水流出口外。

另外, 不少寶寶喜歡將手指、橡皮乳☆禁☆頭等放入嘴裡吮吸, 這樣也刺激了唾液腺的分泌, 使口水增多。

Advertisiment
還有, 寶寶乳牙萌出時, 小牙頂出牙齦向外長, 會引起牙齦組織輕度不適, 刺激牙齦上的神經, 也會導致唾液腺反射性分泌增加。 隨著乳牙的萌出, 牙槽突逐漸形成, 齶部慢慢增高, 口腔底部逐漸加深, 能夠容納更多唾液;加之吞咽動作逐漸訓練成熟, 能借吞咽來調節口內唾液量, 並能夠將唾液及時咽下, 流口水自然停止。 嬰兒期間流口水多屬於生理性流口水, 是暫時現象, 隨著年齡的增長可不治自愈。

病理性流口水則與下列因素有關:

1、母乳餵養時間過長。 將母乳餵養延長至1歲以後, 甚至在斷奶以後再添加輔食。 這種做法不利於小兒消化系統的正常發育, 常造成流口水並伴有消化不良。

2、有些父母和親友出於喜愛,

Advertisiment
經常捏壓孩子的面頰部。 這種做法容易造成孩子腮腺的機械性損傷, 導致唾液的分泌量大大超過正常小兒, 從而出現流口水。

3、患有細菌感染性口炎、皰疹病毒引起的口炎、黏膜充血或潰爛, 或舌尖部、頰部、唇部潰瘍等口腔疾病, 刺激唾液腺分泌旺盛, 可導致流口水。

4、有神經系統疾病, 如與流涎相關的中樞、神經傳導通路、神經受損等, 均可造成流口水。

5、患有某些先天性疾病也常有流口水的現象, 同時伴有智慧低下、反應遲鈍、目光呆滯、哭鬧無常、舌頭伸出口外等症狀。

當小寶寶出現流口水現象時, 如果全身狀況良好, 胃口好, 無其他異常, 家長可不必擔心。 隨著寶寶年齡稍大、吞咽及嘴唇閉合的能力增強、牙齒逐漸萌發、口腔容積深度逐漸增加後,

Advertisiment
流口水現象會自然消失。

寶寶流口水期間, 家長要為其勤換衣服, 用柔軟的手帕或紙巾擦口水, 保持下頜清潔乾燥, 以防止口水刺激皮膚引起皮膚炎症。 若寶寶的唇周、下頜及頸部皮膚發紅、糜爛甚至脫皮, 家長應用溫水幫寶寶輕輕清洗, 保持乾燥, 然後在局部塗上軟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