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口瘡,教你灸療治療,竟然這樣簡單!

小兒口瘡是小兒口中生瘡之簡稱, “瘡”是指口腔粘膜上的潰爛點, 其記載最早見於《內經》, 稱為“口瘡”、“口瘍”和“口糜”, 現代醫學稱小兒口瘡為小兒潰瘍性口炎, 是一種兒科常見病, 主要表現為頰內、唇內、牙齦、舌及軟齶等處口腔粘膜出現黃白色如豆大、表淺的小潰瘍點, 局部疼痛, 拒食, 流涎, 煩躁等, 甚則可能出現體溫增高及全身症狀。

灸療師表示, 本病多因心脾積熱, 虛火上炎所致, 如《素問·氣交變大論》說:“歲金不及, 炎火乃行……民病口瘡。 ”《素問·至真要大論》說:“火氣內發, 上為口糜”, 《素問·氣厥論》說:“膀胱移熱於小腸,

Advertisiment
鬲腸不便, 上為口糜。 ”《諸病源侯論·口舌瘡候》載:“腑髒熱盛, 熱乘心脾, 氣沖於口與舌, 故令口舌生瘡也。 ”

現代醫學認為小兒口瘡多是由於口腔不潔, 感染單純皰疹病菌或細菌所致。

灸療辨證

1症狀表現:頰內、唇內、牙齦、舌及軟齶等處口腔粘膜出現潰瘍, 局部疼痛, 拒食, 流涎, 煩躁, 發熱, 便秘, 口臭, 舌質紅, 苔薄黃或膩, 脈細數。

2灸療原則:清熱解毒, 消腫止痛。 主要取足少陰、手厥陰、任脈經穴。

3灸療處方:湧泉、勞宮、神闕、印堂或闕上(此穴在印堂上5分處)。

4隨症加穴:①口腔潰瘍者, 加龍玄、內陽池;②發熱者, 加大椎、合穀;③消化不良者, 加中脘、天樞、足三裡;④流涎者, 加地倉、承漿。

灸療方法:

(1)艾條懸灸法:每次選3~4穴, 每穴灸3~5壯, 每日1次, 3次為1療程。

(2)艾條雀啄灸:每次選用2~3個穴位,

Advertisiment
每穴每次施灸10~15分鐘, 每日1次, 多選用勞宮和湧泉穴。

(3)二明巴豆膏敷灸:取明礬1g, 明雄黃0.2g, 巴豆(去殼)1g, 上藥混合搗如糊膏狀, 製成藥丸, 如綠豆大, 備用。 敷灸時取上藥丸1枚, 敷於印堂穴, 上蓋膠布固定, 勿使藥膏或藥液流出, 每次敷灸12~24小時。

(4)二石糊敷灸:將硝石、礬石各等份, 共為細粉, 貯瓶備用。 取上藥30g, 加水調如糊膏狀, 分別敷于雙側湧泉穴, 包紮固定。 每日敷灸1~2次。

(5)交泰散敷灸:取黃連、肉桂各等分為末, 瓶貯備用。 敷灸時用交泰散3g, 以醋調如糊膏狀, 分別敷灸于兩足湧泉穴, 外用膠布固定, 每日1次。

(6)吳茱萸敷灸:將吳茱萸研為細末, 貯瓶備用。 敷灸時取上藥末10g, 加入雞蛋清(或醋)適量, 調如糊膏狀, 分別敷于雙側湧泉穴。 包紮固定即可。 每次敷灸12~24小時,

Advertisiment
每日1次。 亦可將吳茱萸末用雞蛋清調和為丸, 如蠶豆大, 名為口糜丸。 分別貼雙側湧泉穴, 膠布固定即可, 每穴每次敷藥1丸, 每2日換敷1次。

(7)連萸散敷灸:將黃連5g, 吳茱萸3g, 共研細末, 以米醋適量調如稠糊狀, 每天晚上分別敷于雙側湧泉穴, 包紮固定。 翌日晨取下, 每日敷灸1次。

(8)萸桂糊(即吳茱萸糊)敷灸:將吳茱萸20g, 肉桂12g, 共研細末。 取上藥末10g, 加醋適量調如糊狀。 分別敷于雙側湧泉穴, 油紙覆蓋, 膠布固定, 每日敷灸1次。

(9)生香附敷灸:將生香附、生半夏各等份共研細末, 瓶貯備用。 取上藥6g, 加雞蛋清適量, 調如糊膏狀, 分別敷于兩側湧泉穴, 包紮固定。 每日換敷1次。

(10)生半夏敷灸:將生半夏、生南星、吳茱萸各等分共研細末, 貯瓶備用。 取上藥末10~15g, 加醋調如糊膏狀,

Advertisiment
分別敷于雙側湧泉穴, 包紮固定。 每日換敷1次。

(11)細辛敷灸:將細辛研為細末, 瓶貯備用。 敷灸時取細辛末6~10g, 加醋適量調如糊膏狀, 分別敷于雙側湧泉(或神闕)穴, 上蓋油紙, 膠布固定。 每日換敷1次

(12)皂角敷灸:將皂角研為細末, 瓶貯備用。 取上藥末10~15g, 加醋適量調如糊膏狀, 分別敷于雙側湧泉穴, 包紮固定。 每日換藥1次,

方義說明:

本方具有清熱利濕的作用。 《素問》病機十九條雲:“諸痛瘡癢皆屬於心。 ”小兒口瘡亦屬心、脾積熱或虛火上炎為患, 故取心包之滎穴勞宮以清心瀉火;取腎經之井穴湧泉以清熱利濕, 滋陰降火;神闕位於臍中, 乃生命之根蒂, 敷灸此穴能通調陰脈之海而起回陽固脫、清熱利濕之功。 印堂, 闕上均屬奇穴, 此二穴具有清熱鎮驚,

Advertisiment
消炎止痛作用。 對治療口瘡有奇效。

補充說明:

1. 敷灸治療小兒口瘡的效果很好, 一般1~3次就可以治癒。 施灸最好是在小兒熟睡的狀態下進行, 施灸前注意距離和溫度, 以免燙傷或灼傷小兒的皮膚。

2. 除了上述的敷灸治療外, 還可以在患部塗敷珠黃散或錫類散, 同樣可以治癒小兒口瘡。

3. 平時注意口腔衛生, 經常要用溫開水漱口, 幼兒家長要注意奶瓶、乳☆禁☆頭及餐具的清潔消毒工作。

4. 小兒平時應該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以補充豐富的維生素B和C, 提高小兒的抵抗力, 飲食不宜過燙、過硬、過鹹或者過辣, 以清淡為主, 減少對口瘡部位的刺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