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的口腔護理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牙齒健康會給他們帶去很多好處:
1.享受美食:除了能保持乳牙健康, 還能讓孩子享受各種美食, 確保營養均衡。
2.增強咀嚼功能:良好的咀嚼功能可以強健牙齦、刺激唾液分泌, 幫助消化並且殺菌消毒。
3.美白牙齒:牙齒的色澤和硬度不僅受遺傳影響, 還與日常護理有關, 所以口腔護理可以保持牙齒潔白。
4.保證恒牙頜骨發育:健康完整的乳牙也能保證恒牙的健康發育, 而且還促進頜骨以及面部其它骨骼的健康發育。
5.預防齲齒:齲齒是比較常見的問題,
Advertisiment
· 長出第一顆牙時
當孩子長出一顆牙齒之後, 就可以幫他清潔牙齒, 此時指套牙刷是個非常好的幫手。 注意來回的動作要簡單輕柔, 並且每天早晚兩次。 有條件的在孩子每次進食之後, 都進行清潔, 這樣能讓孩子儘早養成良好的口腔護理習慣。
注意:牙齒和牙床交接位置比較容易積垢, 大多是一些由食物殘渣和細菌組成的黃色乳酪狀污垢。
Advertisiment
· 牙齒全部萌出時
30個月大時候, 孩子的牙齒也大都萌出, 這個時候可以教他們自己清潔牙齒。 教之前先幫孩子準備好牙刷、水杯以及牙膏, 並且做些示範, 不要讓孩子吞下漱口水或者牙膏。
注意:要選擇小兒專用牙刷, 這類牙刷刷頭小、刷毛細軟, 非常適合小朋友的口腔清理工作。 此外牙膏也不能亂用, 建議選擇兒童專用牙膏, 此類牙膏味道比較吸引孩子, 不會過於排斥。
如何教會小兒刷牙Advertisiment
· 準備工作
幫孩子準備好牙刷兒漱口杯;建議購買印有卡通人物或者顏色漂亮的牙刷, 這樣他們會更願意使用;刷牙前要教會孩子如果使用漱口杯, 並且準備一條毛巾, 以便擦乾濺在身上的水。
· 具體步驟
1.注意穿著:脫掉孩子外套, 或者換上睡衣, 因為第一次學刷牙, 孩子很可能打濕衣物。
2.先教會吐水:牙膏中含有氟化物, 誤吞對健康不利, 如果孩子還沒有學會漱口或者吐水, 就不要先用牙膏;等到他能熟練漱口或者吐水, 再給他擠少量牙膏(一般豌豆大即可)。
3.正確示範:先讓孩子自己刷牙, 讓他體驗刷牙的樂趣, 幾秒鐘後家長再進行示範。 注意張開嘴, 讓孩子清楚看到刷牙的動作, 比如來先回清潔牙齒表面,
Advertisiment
4.幫助孩子刷牙:孩子剛學刷牙肯定會有遺漏的地方, 所以孩子結束之後, 家長幫助他清潔遺漏部位, 並且告訴孩子這些地方也要清潔到。
5.趣味刷牙:孩子剛學刷牙肯定會有遺漏的地方, 所以孩子結束之後, 家長幫助他清潔遺漏部位, 並且告訴孩子這些地方也要清潔到。 不妨給孩子的牙齒取些小綽號, 這樣孩子會非常樂意張大嘴, 父母就可以看清楚他是否清潔到位。
6.擦乾余水:刷完牙齒之後, 要擦乾孩子身上以及臉上的余水, 並告訴他每次刷牙之後都要這麼做。
小兒口腔疾病如何護理
1.感染性口炎
這在小兒身上比較多見, 可能單獨出現也可能繼發於拉肚子、急性☆禁☆感染等全身性的疾病。
Advertisiment
(1)鵝口瘡
· 症狀
主要是因為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 一般剛開始只是白色斑點或斑塊, 之後逐漸融合形成大塊的乳白色膜, 有一點突起但是周圍不會紅腫;一般很難擦掉, 如果強行擦去, 就可能出現局部潮紅或留血;嚴重的還會有食欲不振、哭鬧、呼吸困難等情況。
· 家庭護理要點
a.可以用2%的NaHCO3液清洗患處, 每天2-3次。
b.如果斑塊面積較大, 那麼就要用一到兩毫升水溶解10萬u制黴菌素, 並塗抹患處, 每日三次, 一般3-4天即可痊癒。
c.如果孩子患有其它疾病, 可根據醫囑, 適當使用抗生素, 降低此病的患病幾率。
d.如果白膜蔓延至喉嚨、氣管甚至是血液中, 就要及時送醫治療。
(2)皰疹性口炎
· 症狀
主要是Ⅰ型單純皰疹病毒感染所致。 一般發病時會發燒,並且在1-2天后口腔中出現單個或成簇的水泡,破裂後可形成潰瘍。如果不治療,1-2禮拜後可自愈,但是極易復發。反復復發的孩子,可能有缺鋅問題。
· 家庭護理要點
a.急性期可根據併發症處理,比如退燒、鎮靜,或者利用藥物消除皰疹等等(用藥一定要遵從醫囑)。
b.保持口腔潔淨,多喝水。日常飲食以流質或半流質食物為主,少吃刺激性食物。
c.適當補鋅,可有效預防復發。
(3)細菌性口炎
· 症狀
孩子抵抗力低下,或者口腔清潔不到位容易感染此病。它會出現在口腔黏膜各處,初期大多為黏膜水腫,之後逐漸潰瘍或糜爛,並且有一層厚厚的灰白色膜,很容易擦掉,但是擦掉後有出血現象。
· 家庭護理要點
a.如果病情嚴重,比如口炎範圍很大、症狀非常明顯,那麼就要及時就醫,並注射抗生素。
b.可諮詢醫生後使用藥物治療,比如在患處塗抹金黴素甘油、中藥養陰生肌散等。
c.做好孩子的口腔護理和清潔,並根據情況對症治療。
2.奶瓶性齲齒
· 症狀
叼著奶嘴入睡,或者在奶水中加入蔗糖,就會致使孩子出現奶瓶性齲齒問題。而且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導致整排牙齒有齲齒以及牙列不齊等問題。
· 家庭護理要點
a.每次哺乳之後,要及時清洗孩子的牙齒,保持口腔潔淨。並且儘早換餵養方式,早日丟掉奶瓶。
b.齲齒會導致乳牙早脫,出現牙列不齊的情況,所以要護理好孩子的乳牙。此外如果發現有牙列不齊的情況,要及時送醫矯正。
3.創傷性口炎
· 症狀
主要是因為外傷、擦傷等導致的口腔黏膜破損問題。它的破損情況不固定,受到力度大小等因素的影響,而且大多是單個損傷。比較常見的是舌系帶潰瘍以及貝氏口瘡等等。
· 家庭護理要點
a.主要是預防黏膜繼續受到破壞,比如糾正不良生活習慣、打磨鋒利邊緣、牙尖等等。
b.根據醫生指導,在患處塗抹1%龍膽紫等抗菌消毒的藥物。
c.如果舌系帶因為多次潰瘍而已經有瘢痕,就要儘早去醫院做正術治療。
4.地圖舌
· 症狀
西醫認為缺鋅是發病的主要原因,而中醫則認為是脾濕所致。發病初期會在舌尖、舌背等位置出現圓形區域,該區域周圍有黃色、白色突起,之後中心下陷,並且變成紅色。隨著病情的發展,發病區域逐漸合併,形成邊緣不齊類似地圖的形狀。
· 家庭護理要點
a.沒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法,平常可以適量補鋅,或者可根據醫囑,服用一些除脾胃濕熱中藥。
b.養成良好口腔習慣,保持清潔,減少其它感染問題。
影響口腔健康的習慣1.不良的母乳餵養習慣
自主延長母乳餵養時間,有的孩子2-3歲時還吃母乳。孩子每天含著乳☆禁☆頭,非常容易出現齲齒問題。
2.不良奶瓶餵養習慣
奶瓶餵養時間過長、叼著奶嘴睡覺等等,也可能導致孩子出現齲齒問題。此外餵養姿勢錯誤,也可能致使孩子出現牙列不齊的問題。
3.小兒時期口腔清潔不良
不清潔牙齒、不教孩子如何刷牙、孩子清潔牙齒不規律等等,可能致使其出現齲齒問題。
4.甜食使用過多
吃甜食過多,或者在吃甜食之後沒有及時做清潔,也會導致齲齒問題。
5.吮指等不良習慣
吮指、啃指甲、咬上下唇等習慣,容易導致孩子牙齒出現齙牙、地包天等牙齒畸形問題,要及時改正。
6.安慰奶嘴使用過頻
安慰奶嘴雖然可安撫孩子心情,但是不可頻繁使用,即使使用也不可超過十個月。
7.沒有進行口腔檢查
不定期做口腔健康,就沒辦法及時發現口腔問題,從而延誤最佳治療時間,影響孩子的口腔健康。
小兒口腔護理的誤區1.乳牙是要替換的,齲齒無需治療
乳牙齲齒不但影響日常飲食,對孩子成長不利,而且影響到日後恒牙地萌發。此外齲齒還會引發各類口腔炎症,這會影響到小朋友的日常飲食,導致營養不良等問題,嚴重的還會影響美觀和語言發育。
2.小孩自己刷牙即可,不需要大人説明
雖然教會了孩子刷牙,但是他的行為能力還沒有完善,所以刷牙的時候,會有很多地方清潔不到。因此孩子刷牙時要在一旁指導,告訴他哪些位置沒有刷到,必要的時候要直接出手幫助。
3.乳牙反頜無需矯正,換完牙齒再治療
乳牙反頜要儘早治療,因為它不但影響上頜骨的發育(破壞臉型和美觀),而且還影響下頜關節(誘發下頜關節病)。所以乳牙反頜要儘早就醫,越早治療效果越明顯。
4.含著奶瓶睡覺是一種好的催眠方法
雖然叼著奶瓶或多或少有安睡的作用,但是他會讓牙齒長時間接觸奶水,這極大地提高了齲齒的概率。所以千萬不要讓孩子有這種習慣,如果有也要立即改正。
5.孩子喜歡吃零食、喝飲料,就隨他吧
零食飲料中有大量的糖分,長期進食會極大提高孩子蛀牙的概率。此外這些食物會讓孩子不愛吃飯,並且也沒什麼營養,容易引起營養不良。
6.孩子到了長牙時間,就一定萌出
長牙時間受到基因、營養等各方面因素影響,所以每個孩子牙齒萌出時間並不一樣。一般只要在合理的範圍之內,就都是正常情況。
7.乳牙不會有問題,不需口腔檢查
通過口腔檢查,能讓家長第一時間瞭解到孩子是否有不良習慣、牙齒是否存在齲齒等問題,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因為像齲齒這類問題,如果在早期發現,治療起來很簡單,而拖到後期不僅孩子痛苦,治療起來也很麻煩。
一般發病時會發燒,並且在1-2天后口腔中出現單個或成簇的水泡,破裂後可形成潰瘍。如果不治療,1-2禮拜後可自愈,但是極易復發。反復復發的孩子,可能有缺鋅問題。· 家庭護理要點
a.急性期可根據併發症處理,比如退燒、鎮靜,或者利用藥物消除皰疹等等(用藥一定要遵從醫囑)。
b.保持口腔潔淨,多喝水。日常飲食以流質或半流質食物為主,少吃刺激性食物。
c.適當補鋅,可有效預防復發。
(3)細菌性口炎
· 症狀
孩子抵抗力低下,或者口腔清潔不到位容易感染此病。它會出現在口腔黏膜各處,初期大多為黏膜水腫,之後逐漸潰瘍或糜爛,並且有一層厚厚的灰白色膜,很容易擦掉,但是擦掉後有出血現象。
· 家庭護理要點
a.如果病情嚴重,比如口炎範圍很大、症狀非常明顯,那麼就要及時就醫,並注射抗生素。
b.可諮詢醫生後使用藥物治療,比如在患處塗抹金黴素甘油、中藥養陰生肌散等。
c.做好孩子的口腔護理和清潔,並根據情況對症治療。
2.奶瓶性齲齒
· 症狀
叼著奶嘴入睡,或者在奶水中加入蔗糖,就會致使孩子出現奶瓶性齲齒問題。而且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導致整排牙齒有齲齒以及牙列不齊等問題。
· 家庭護理要點
a.每次哺乳之後,要及時清洗孩子的牙齒,保持口腔潔淨。並且儘早換餵養方式,早日丟掉奶瓶。
b.齲齒會導致乳牙早脫,出現牙列不齊的情況,所以要護理好孩子的乳牙。此外如果發現有牙列不齊的情況,要及時送醫矯正。
3.創傷性口炎
· 症狀
主要是因為外傷、擦傷等導致的口腔黏膜破損問題。它的破損情況不固定,受到力度大小等因素的影響,而且大多是單個損傷。比較常見的是舌系帶潰瘍以及貝氏口瘡等等。
· 家庭護理要點
a.主要是預防黏膜繼續受到破壞,比如糾正不良生活習慣、打磨鋒利邊緣、牙尖等等。
b.根據醫生指導,在患處塗抹1%龍膽紫等抗菌消毒的藥物。
c.如果舌系帶因為多次潰瘍而已經有瘢痕,就要儘早去醫院做正術治療。
4.地圖舌
· 症狀
西醫認為缺鋅是發病的主要原因,而中醫則認為是脾濕所致。發病初期會在舌尖、舌背等位置出現圓形區域,該區域周圍有黃色、白色突起,之後中心下陷,並且變成紅色。隨著病情的發展,發病區域逐漸合併,形成邊緣不齊類似地圖的形狀。
· 家庭護理要點
a.沒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法,平常可以適量補鋅,或者可根據醫囑,服用一些除脾胃濕熱中藥。
b.養成良好口腔習慣,保持清潔,減少其它感染問題。
影響口腔健康的習慣1.不良的母乳餵養習慣
自主延長母乳餵養時間,有的孩子2-3歲時還吃母乳。孩子每天含著乳☆禁☆頭,非常容易出現齲齒問題。
2.不良奶瓶餵養習慣
奶瓶餵養時間過長、叼著奶嘴睡覺等等,也可能導致孩子出現齲齒問題。此外餵養姿勢錯誤,也可能致使孩子出現牙列不齊的問題。
3.小兒時期口腔清潔不良
不清潔牙齒、不教孩子如何刷牙、孩子清潔牙齒不規律等等,可能致使其出現齲齒問題。
4.甜食使用過多
吃甜食過多,或者在吃甜食之後沒有及時做清潔,也會導致齲齒問題。
5.吮指等不良習慣
吮指、啃指甲、咬上下唇等習慣,容易導致孩子牙齒出現齙牙、地包天等牙齒畸形問題,要及時改正。
6.安慰奶嘴使用過頻
安慰奶嘴雖然可安撫孩子心情,但是不可頻繁使用,即使使用也不可超過十個月。
7.沒有進行口腔檢查
不定期做口腔健康,就沒辦法及時發現口腔問題,從而延誤最佳治療時間,影響孩子的口腔健康。
小兒口腔護理的誤區1.乳牙是要替換的,齲齒無需治療
乳牙齲齒不但影響日常飲食,對孩子成長不利,而且影響到日後恒牙地萌發。此外齲齒還會引發各類口腔炎症,這會影響到小朋友的日常飲食,導致營養不良等問題,嚴重的還會影響美觀和語言發育。
2.小孩自己刷牙即可,不需要大人説明
雖然教會了孩子刷牙,但是他的行為能力還沒有完善,所以刷牙的時候,會有很多地方清潔不到。因此孩子刷牙時要在一旁指導,告訴他哪些位置沒有刷到,必要的時候要直接出手幫助。
3.乳牙反頜無需矯正,換完牙齒再治療
乳牙反頜要儘早治療,因為它不但影響上頜骨的發育(破壞臉型和美觀),而且還影響下頜關節(誘發下頜關節病)。所以乳牙反頜要儘早就醫,越早治療效果越明顯。
4.含著奶瓶睡覺是一種好的催眠方法
雖然叼著奶瓶或多或少有安睡的作用,但是他會讓牙齒長時間接觸奶水,這極大地提高了齲齒的概率。所以千萬不要讓孩子有這種習慣,如果有也要立即改正。
5.孩子喜歡吃零食、喝飲料,就隨他吧
零食飲料中有大量的糖分,長期進食會極大提高孩子蛀牙的概率。此外這些食物會讓孩子不愛吃飯,並且也沒什麼營養,容易引起營養不良。
6.孩子到了長牙時間,就一定萌出
長牙時間受到基因、營養等各方面因素影響,所以每個孩子牙齒萌出時間並不一樣。一般只要在合理的範圍之內,就都是正常情況。
7.乳牙不會有問題,不需口腔檢查
通過口腔檢查,能讓家長第一時間瞭解到孩子是否有不良習慣、牙齒是否存在齲齒等問題,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因為像齲齒這類問題,如果在早期發現,治療起來很簡單,而拖到後期不僅孩子痛苦,治療起來也很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