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外感咳嗽能用一方加減來治療嗎

咳嗽有外感和內傷之分。 而外感咳嗽又可分為風寒咳嗽、風熱咳嗽、濕熱咳嗽、燥熱咳嗽等類型, 這些外感咳嗽能不能用一個方劑加減治療呢?實踐證明是可以的, 這就是止嗽散。
止嗽散見於清代名醫程鐘齡所著《醫學心悟》中。 為了說明本方能用於各種外感咳嗽, 有必要對其藥物功能做一簡介。
方中紫菀、百部, 性均溫潤, 紫菀味苦辛, 百部味苦甘, 皆入肺經, 二藥性微溫而不熱, 潤而不寒, 可理肺止咳, 新久咳嗽均能使用。 白前與桔梗性平相同, 都有辛味, 但白前有甘味, 桔梗兼苦味, 桔梗能宣達肺氣而利膈,
Advertisiment
白前能下氣開壅而止嗽, 同有辛味上升, 甘苦下降的作用, 不論寒咳熱咳均能應用, 以上四味為本方主藥, 因其有升有降, 有出有入, 故能調整氣機升降失常;
方中另有橘紅祛痰化濕, 荊芥散風疏表, 甘草緩急止嗽。 由於本方具有溫而不燥、潤而不膩、苦不過寒、辛不過熱等特點, 因此, 對於肺的宣散肅降、氣機升降失常所致的咳嗽, 都能使用。
臨床上, 對於風寒咳嗽, 用止嗽散治療, 可在原方中加蘇葉、防風等辛溫發散之品;
對於風熱咳嗽, 用止嗽散治療應當減小紫菀、百部的用量, 加入桑葉、菊花、薄荷、瓜蔞皮等辛涼清解化痰之品, 以加強本方散風清熱、止咳化痰之力。
對於濕熱所引起的咳嗽, 用止嗽散治療, 當減去辛溫發散之荊芥,
Advertisiment
加入前胡、佩蘭、菖蒲等化濕止咳, 滑石、薏苡清熱利濕。
對於燥熱咳嗽, 用止嗽散治療, 也應當減去辛溫之荊芥、橘紅、白前, 加入辛涼甘潤之桑葉、沙參、麥冬、知母、元參、梨皮等以滋陰生津潤燥, 加川貝以潤肺止咳。
還有些咳嗽病例, 時經多日, 咳仍不止, 咯痰不爽, 喉中發癢, 痰白而粘, 治療時只需要在止嗽散中加杏仁、貝母潤肺降氣就可以了。
從以上所述可以看出, 各型外感咳嗽, 均能以止嗽散為主方加減來治療。 但是, 應該指出, 無論是哪一種外感咳嗽, 都以宣通肺氣, 疏散外邪為主。 所以, 在用止嗽散時, 必須根據具體病情, 適當調整, 特別是在咳嗽初起之時, 更要注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