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夜啼原因、症狀及療法

很多媽媽在育兒的時候, 會發現小兒存在夜間啼哭的情況, 這讓媽媽們比較憂心。 那麼導致小兒夜啼的原因有哪些?下面我們來看看母嬰專家關於小兒夜啼原因、症狀及療法的介紹:

小兒夜間啼哭的原因, 除了所謂的“被驚嚇到”之外, 其他如:飲食不當、消化不良、饑餓、尿布浸濕、衣帶過緊、皮膚瘙癢、室內溫度過高、光線過強、睡眠環境不安靜、生病等原因均可引起。 而在體質方面, 還有許多因素, 可以找專業中醫師仔細辨症治療, 介紹如下:

1.脾胃虛寒

症狀:本型多見於先天不足的小兒, 症狀可見體弱多病、面色青白、四肢發涼、食欲差、哭聲低微、哭時無淚、大便時幹時稀、小便清長、唇舌淡紅、舌苔薄白、指紋淡紅。

Advertisiment

中醫療法:治宜補益脾腎, 溫脾散寒。 中藥可選保和丸、焦三仙之類, 日服兩次, 溫開水化汁送服。

2.心火內盛

症狀:可見小兒面紅、身熱、白天煩躁不安、夜間啼哭不止、哭聲大、淚多、眼屎多、大便秘結、小便黃、舌尖紅、舌苔黃、指紋紅紫。

中醫療法:應清瀉心火, 用藥選導赤丸, 日服兩次, 溫開水化汁送服。

3.驚駭所為

症狀:本型主要症狀有面色發紅、鼻周發青、入睡後驚動易醒、醒後啼哭不止, 或夜間突然啼哭, 似見異物狀, 哭聲不已、精神不安、睡中時作驚悌、面色青灰、舌苔多無變化、指紋青紫。

中醫療法:以鎮驚安神為主, 用藥可選溫膽湯, 日服兩次,

Advertisiment
溫開水化汁送服。

4.腎虛

症狀:腎氣不足的孩子除有夜啼外, 還會有相應的表現, 比如孩子會有多汗、枕禿、方顱、囟門閉合晚、肋骨串珠等, 常見小兒肢體軟弱、筋骨不固、頭髮稀疏萎黃, 伴煩躁、發育遲緩等症狀。

中醫療法:當以補腎安神、鎮驚補氣為治。 用藥如補腎丸、六味地黃丸, 日服兩次, 溫開水化汁送服。

以上就是小兒夜啼原因、症狀及療法的介紹, 所以當你發現寶寶存在夜啼的情況, 我們要根據寶寶的體質, 對照著寶寶夜啼的症狀, 找出夜啼的原因, 然後對症治療寶寶夜啼。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