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尿頻是怎麼回事

寶寶排尿的情況可傳遞出身體的很多重要“健康情報”, 受到了家長訓斥或看到恐怖電視、聽了恐怖的故事, 就會尿頻, 這是一種神經性尿頻症;寶寶排尿次數明顯增多並伴有尿急、尿痛, 很可能患了尿路感染。 媽媽可要認真觀察, 以便識別寶寶的健康狀況。

“總尿尿”是父母的通俗說法, 在醫學上稱為“尿頻”。 小兒尿頻是很常見的, 引起尿頻的原因很多, 媽媽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情況, 對寶寶的尿頻原因做出正確辨別, 以便發現問題及時治療。

尿頻的定義

尿頻指排尿次數增多而一天中的尿總量不增加。

Advertisiment
這有別於多尿, 多尿者每曰排尿量明顯超過正常量, 不僅排尿次數可以增加, 而更重要的是每天排出的尿量明顯增多。 正常小兒每天排尿的次數和總量可參考下表:

年齡 排尿次數 總尿量(ml) 3~5歲 8~12次 600~700 5~8歲 6~10次 850~1000 8~12歲 6~8次 800~1400

尿頻的原因

尿頻可以由精神因素引起, 也可以由器質性病症引起。

1、精神因素

以2〜4歲的小兒中多見。 追問病史, 多數有以下情況, 如在托兒所或幼稚園、家庭中, 為了不使寶寶的褲子尿濕, 家長或者保育人員白天頻繁地讓小兒坐盆或進行把尿, 造成小兒精神緊張, 以後即使別人不提醒排尿, 他也會自覺地上廁所。 筆者數年前曾去一所幼稚園觀察男孩的排尿情況, 跟在小朋友後面洋細觀察並記錄。 剛到幼稚園做入園檢査時老師就提醒上廁所,

Advertisiment
小朋友的小便量極少。 接著早操, 早操後小朋友自覺地又排尿一次, 等到上課預爸鈴時, 又去廁所一次。 以後每節課後都要排尿一次, 一個上午有5〜7次之多, 而每次量極少。 這樣時間長了, 小兒膀胱的容量就小了, 膀胱內稍有尿液, 加上自主意識的要排尿, 造成了“總尿尿”, 這類小兒如果做尿常規檢査, 不會發現任何的異常。

2、器質性因素

主要是由尿路感染引起。 以尿道炎為多見。 學齡前的小兒有的還穿幵襠褲, 如果經常在地上爬, 尤其是女寶寶, 細菌易進入尿道口;有的小兒有玩弄外生☆禁☆殖☆禁☆器的習慣, 也可造成尿道口感染。 平時一直用一次性尿布的寶寶, 由於尿道口的黏膜一直與污濁的一次性尿布接觸,

Advertisiment
會因受浸漬而引起繼發性炎症。 寶寶患有尿道0炎症時, 尿道口紅、腫, 有尿痛或者表現為排尿時哭。

尿路感染中的急性膀胱炎, 除了尿頻外, 有時排出的小便呈洗肉水樣的血尿, 尿化驗有蛋白質、較多量的紅細胞及白細胞。 有尿痛, 或者表現為排尿時哭。

急性腎盂腎炎時也可出現尿頻。 全身症狀明顯, 如發熱、寒顫;高熱時可伴抽搐。 出現尿頻症狀後, 如果杯疑有尿路感染時, 必須在服抗生藥物之前留清晨中段尿培養, 以免影響培養結果;並在小便化驗單上注明“陽性做藥物敏感試驗”。 細菌培養結果為:當細菌計數大於10萬/ml時, 具有診斷意義, 1萬〜10萬/ml為可疑, 小於1萬/ml時為污染。 醫生會根據藥物敏感試騷的結果選擇有效的藥物治療。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