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心力衰竭的診療技術

充血性心力衰竭或稱心功能不全, 由於心臟泵功能減退, 致靜脈瘀血, 動脈血液灌注不足, 心臟不能充分排出足夠的血量滿足機體代謝和發育的需要而表現的臨床綜合征。 多為心肌病變或結構異常使心臟負荷加重而引起, 如不及時治療, 往往導致死亡。 小兒各年齡期均可發生, 以嬰幼兒期最常見。

中醫認為本病屬“心悸”、“怔忡”、“氣滯”、“水腫”、“血瘀”或“脫證”等範疇。

病因病機

外因為感受六淫之邪, 內因為心之氣血陰陽不足。

心主血脈, 氣為血帥, 血隨氣行, 貫脈於心, 血脈的充盈及正常的運行, 有賴於心氣、心血與陰陽的調和。

Advertisiment
小兒胎稟不足, 或素體虛弱, 易感外邪, 風濕病邪反復犯心, 或外感溫熱毒邪, 溫邪化火, 火灼心營, 使心陰受損, 亦可累及心陽;若久病血虛, 心血不足;或久病陽虛, 心陽受損, 可使氣血運行阻滯, 氣滯血瘀。 小兒心力衰竭多因病邪內傷心血、心陽, 致陰陽不足, 故以虛為本病之本, 病情發展形成氣滯及血瘀, 則以實為本病之標。

辨證論治

1.氣陰兩虛證

[證候] 心悸, 氣促, 活動後加重, 易疲勞, 顴紅, 盜汗, 低熱, 口渴不多飲, 舌質紅, 脈細數。

[治法] 益氣養陰, 收斂心氣。

[方藥] 生脈散。 主要藥物:人參、麥冬、五味子。

可加生地黃、玄參、麥冬養陰清熱;加遠志、茯神、酸棗仁養心安神;大便偏幹者, 加火麻仁、瓜蔞仁潤腸通便。

2.心脾兩虛證

[證候] 久病心悸,

Advertisiment
動則氣促, 面色蒼白, 體倦乏力, 多汗, 食少腹脹, 下肢浮腫。 舌胖嫩, 邊有齒痕, 脈沉細弱或結代。

[治法] 益氣補血, 養心健脾。

[方藥] 歸脾湯。 主要藥物:黨參、黃芪、白術、當歸、茯神、遠志、酸棗仁、木香、龍眼肉、生薑、大棗。

胸悶不舒者, 加枳殼、郁金理氣寬胸;下肢浮腫者, 加茯苓、澤瀉、薏苡仁淡滲利水。

3.陽虛水泛證

[證候] 呼吸喘促, 端坐呼吸, 心悸, 汗出, 面色蒼白或晦暗, 腹脹, 全身浮腫顯著, 尿少。 舌體胖大, 苔白, 脈沉細無力或有結代。

[治法] 益腎健脾, 溫陽利水。

[方藥] 真武湯。 主要藥物:附子、茯苓、白術、白芍、生薑。

水飲上逆、噁心嘔吐者, 加半夏、陳皮、生薑和胃降逆;尿少、腫甚者, 加澤瀉、豬苓、大腹皮利水消腫。

4.心血瘀阻證

[證候] 心悸, 氣促, 胸悶不適, 面色晦暗或青紫,

Advertisiment
唇舌指(趾)發紺, 肝臟腫大, 下肢或全身浮腫。 舌質紫暗或有瘀斑, 苔薄白, 脈細澀或有結代。

[治法] 補陽益氣, 活血化瘀。

[方藥] 血府逐瘀湯。 主要藥物:桃仁、紅花、當歸、生地黃、赤芍、枳殼、柴胡、川芎、桔梗、牛膝、甘草。

加人參、附子補陽益氣, 以利血脈之運行;胸悶胸痛者, 加丹參、郁金、降香理氣散瘀止痛;汗出較多者, 加龍骨、牡蠣固澀斂汗。

5.心腎陽脫證

[證候] 心悸, 氣促, 呼吸困難, 張口抬肩, 氣息衰微, 煩躁不安, 大汗淋漓, 全身浮腫, 面色發紺, 四肢厥冷, 指(趾)甲青紫。 舌質淡或晦暗, 苔薄白, 脈微細欲絕。

[治法] 益氣固脫, 回陽救逆。

[方藥] 參附龍牡救逆湯。 主要藥物:人參、附子、龍骨、牡蠣、白芍、甘草。

陽氣暴脫者, 加桂枝、乾薑、五味子、黃芪、麥冬回陽救逆, 益氣斂陽。

Advertisiment

經驗方

1.驗方一

[藥物組成] 黑錫丹。

[功效] 納氣平喘。

[適應證] 重症心衰的搶救。

[用法用量] 小兒每次1~6克, 每日兩次。

2.驗方二

[藥物組成] 葶藶子末。

[功效] 強心利尿。

[適應證] 心衰水腫。

[用法用量] 研末, 每次1~2克, 每日3次, 飯後服用, 療程2~3周, 嬰幼兒劑量酌減。

3.名老中醫朱錫祺方――通脈飲

[藥物組成] 桂枝、赤芍、桃仁、川芎、益母草、紅花、丹參、麥門冬、黃芪、甘草。

[功效] 活血化瘀, 益氣通脈。

[適應證] 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用法用量] 每日一劑, 水煎分早、晚服。

4.名老中醫高濯風方――強心湯

[藥物組成] 紅參、黃芪、山茱萸、丹參、甘草。

[功效] 益氣扶陽, 化瘀通飲。

[適應證] 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用法用量] 每日一劑, 水煎分早、晚服。

適宜技術

1.針灸法

(1)體針:主穴為內關、間使、通裡、少府、心俞、神門、足三裡等。

Advertisiment
辨證取穴:水分、水道、陽陵泉透陰陵泉、中樞透曲骨;三陰☆禁☆交、水泉、飛揚、複溜、腎俞。 以上幾組穴位可酌情選用。 咳嗽痰多取尺澤、豐隆;噯氣腹脹取中脘;鎮靜安眠取內關、間使、少府、曲池;止咳平喘取肺俞、少府、合穀、天突。 每次選部分主穴及辨證取穴4~5個穴位, 平補平瀉, 留針15~20分鐘, 每日一次, 5~7日為一療程, 休息3~5天, 再行下一療程。

(2)耳針:取穴心、皮質下、交感、神門、肺、腎等。 每次取2~3穴, 毫針淺刺, 每日或隔日一次, 5~7次為一療程。

2.推拿法

推攢竹, 揉百會, 補脾經, 推三關, 揉五指節。 每日一次, 5~7次為一療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