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急性胃腸炎如何應對?5大攻略一舉搞定

小兒急性胃腸炎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疾病。 嬰幼兒胃腸道功能比較弱, 對外界感染的抵抗力低, 稍有不當就容易發病。

胃腸炎誘發原因多

腸道內的感染由細菌和病毒造成, 特別是致病性大腸桿菌, 是主要的致病菌。 如果寶寶有病時不合理地使用抗生素, 會造成黴菌對胃腸道的侵犯。 上呼吸道的炎症、肺炎、腎炎、中耳炎等胃腸道以外的疾病, 可以由於發燒和細菌毒素的吸收而使消化酶分泌減少, 腸蠕動增加。 不合理地餵養嬰幼兒, 使寶寶吃得過多, 過少或過早、過多吃澱粉類、脂肪類食物, 突然改變食物,

Advertisiment
突然斷奶等, 都能引起寶寶拉肚子。 氣候變化, 如過冷會使腸蠕動增加, 過熱可使胃酸及消化酶減少分泌, 也可以誘發急性胃腸炎。

胃腸炎表現有輕重

急性胃腸炎如果引起輕型腹瀉, 一般狀況良好, 每天大便在10次以下, 為黃色或黃綠色, 少量粘液或呈白色皂塊, 糞質不多, 有時大便呈“蛋花湯樣”。 較重的胃腸炎表現一天大便次數超過10次, 大便為水樣、糊狀、細菌性帶有粘液、膿或血液。 全身出現脫水現象, 伴有發高熱、昏睡。 最嚴重的胃腸炎表現一天大便在15次以上, 水樣大便噴射而出, 有重度脫水現象, 即皮膚乾燥、眼球凹陷、眼圈發黑、小便減少, 口渴、不安, 此外可出現血酸症、呼吸不適、虛脫、半昏迷等狀態。 由於鉀缺乏及水腫的關係,

Advertisiment
腰部膨脹, 有腸麻痹現象。

胃腸炎治療隨因而異

小兒胃腸炎的治療主要是病因治療和對症治療, 就是說, 急性胃腸炎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一定要設法查出病因並及時消除這個病根子。 寶寶出現什麼症狀, 就設法消除這個對身體有害的症狀。 如果是由消化不良引起的, 可以調整飲食並服用乳酶生、酵母片等;如果是由身體的其他疾病引起的, 就積極治療疾病;如果是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引起的, 就需請教醫生, 停用抗生素。 寶寶嘔吐、腹瀉失水過多, 要及時補充水和電解質。 發高燒時, 應採用物理或藥物降溫;缺鉀補鉀, 缺鈣補鈣。 有代謝性酸中毒或休克時, 應及時採取措施進行急救。

胃腸炎的飲食原則

母乳餵養的寶寶,

Advertisiment
腹瀉時不要停止餵奶, 可以適當減少奶量, 縮短餵奶時間, 並延長餵奶間隔。 乳母應吃少含有脂肪的飲食, 同時在餵奶前多喝水, 使奶稀釋, 有利於寶寶的消化。

人工餵養或混合餵養的寶寶, 在腹瀉時, 不要添加新的輔助食品。 當寶寶腹瀉較重時, 要停止喂牛奶, 禁食6~8小時。 在禁食期間可喂胡蘿蔔湯、焦米湯、米湯及蘋果泥。 胡蘿蔔湯的熱量較低, 含脂肪少, 還含有果酸及維生素, 可使大便成形。 蘋果纖維較細, 對腸道刺激小, 脂肪低, 並含有果酸, 有收斂的作用。

較大的寶寶, 可吃山藥粥、蛋花粥、爛面等, 但量要減少。

若寶寶出現尿少、口渴、唇乾等問題, 應飲用口服補液鹽水或糖鹽水。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