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患舞蹈病該如何防治

舞蹈病是風濕熱的主要表現之一, 可單獨存在, 無心臟炎或慢性風濕性瓣膜病, 很少同時伴關節炎, 也可與其他風濕熱症狀同時並存。 6~12歲為疾病高發期, 女孩多於男孩, 青春期後很少見。 大多在鏈球菌感染後2~6個月出現, 一般病程為1~3個月。 有時可再發。

本病單獨存在時, 一般不發熱, 有程式不一、不規則的不自主運動。 不自主運動以四肢動作最多, 不能持物, 不能解紐扣, 口舌多動致不能進食, 顏面肌肉抽搐可引起奇異面容和語言障礙, 還可出現皺眉、聳額、閉目艮、聳肩及縮頸, 多呈雙側, 亦可發生於一側,

Advertisiment
在興奮或注意力集中時加劇, 入睡後消失。 肌力和感覺無障礙。

血沉正常或稍快, 抗鏈球菌溶血素大多數在正常範圍內。

舞蹈病需與習慣性痙攣區別。 習慣性痙攣是單一動作的重複, 分散患兒注意力可使痙攣消失。 還應與手足徐動症鑒別, 此症動作輕慢, 限於四肢。 家族性舞蹈病是進行性加重, 易於區別。

對舞蹈病主要採取對症治療及支持療法, 居住環境宜安靜, 加強護理工作, 預防外傷, 避免環境刺激。 輕症用苯巴比妥、安定等鎮靜劑。 腎上腺皮質激素療效不顯著。 近年來有報導用氟呱啶醇加同量安定, 每日2次, 可較快控制舞蹈動作, 並能減少氟呱啶醇的副作用, 療效較好。

本病4~10周即可痊癒, 而且預後較好, 一般不會復發,

Advertisiment
只有少數病人可遺留有精神神經症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