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意外的急救措施大全

孩子是好奇的。 為了快一點融入這個世界, 他不停地探索和實踐。 孩子會爬會走後, 他探索得更主動, 範圍也越發廣泛了。 與此同時, 由於孩子自身發育尚未完善, 所以在進行活動時往往會要付出一些代價, 輕則幾塊烏青, 重則流血, 甚至骨折。 小兒意外的急救措施大全 兒童急救大全 對父母來說, 他們在鼓勵孩子進行探索活動的同時, 還應時刻留意他身邊的潛在危險。

但這樣的防禦措施實在被動, 無法降低寶寶出現意外事件的概率。 可憐的父母們只有一次次地帶孩子上醫院急救, 可是到了醫院,

Advertisiment
醫生看了孩子情況後卻告訴父母, 如果能懂得一些急救知識, 或者可以讓孩子少吃許多不必要的苦頭。 在此, 我們介紹兒童家庭急救知識, 幫助父母將傷害降到最低程度。

鼻出血時要注意什麼 鼻出血既是許多疾病的一種症狀, 也是一種疾病, 因為鼻出血的症狀有輕有重, 所以不可忽視。 當鼻出血發生時, 應該注意這些問題: 一忌驚慌。 兒童年齡尚小, 當出血突然發生之時, 往往手足無措。 此時, 父母首先要鎮定, 可引導孩子做緩慢而深的呼吸, 以充分放鬆。 二忌仰臥。 鼻出血時不要讓孩子仰臥。 因為仰臥時血會從咽後壁流入食道及胃, 不久就會從胃再嘔出, 這就掩蓋了鼻出血的真相。

要讓孩子取坐位或半坐位, 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

Advertisiment
防止血液經後鼻孔流入口腔, 更要指導孩子把流入口的血液儘量吐出, 防止血液咽下後刺激胃腸道引起噁心、嘔吐或孩子誤吸入呼吸道而引起窒息。 三忌用紙卷、棉花亂塞。 這不但起不到止血作用, 不乾淨的紙卷及棉花反而會引起炎症。

四是要緊壓鼻翼。 父母要用拇指和食指的第二指節緊緊壓住孩子的雙側鼻翼, 因為孩子的鼻出血一般都在鼻中隔的前部, 壓迫雙側鼻翼一般都可以止血。 另外可用冷毛巾敷孩子的額頭以助止血。 鼻出血停止也要去醫院檢查, 首先要排除血液系統疾病。 如果出血是因鼻腔粘膜破裂, 小血管外露的話也可以及時處理, 避免再次出血。 兒童發生煤氣中毒如何急救? 對於發生煤氣中毒的小兒,

Advertisiment
及時搶救是至關重要的, 應爭分奪秒。

首先應立即開窗通風, 保持空氣流通, 同時應將神志恍惚的小兒迅速轉移至室外呼吸新鮮空氣。 在急救過程中應注意保持患兒的呼吸道通暢, 松解其領口和褲帶, 使其呼吸不受任何限制。 對呼吸表淺、緩慢或已停止呼吸的患兒, 在清除口腔的嘔吐物後, 應不失時機地給予口對口的人工呼吸, 維持其有效的氧

當家長發現小孩將異物吞下以後, 只要當時未發生嗆咳、呼吸困難、口唇青紫等窒息缺氧表現, 就不必過分緊張。 無需想方設法使誤吞的異物再吐出來, 因為催吐有時反而會使異物誤吸入氣管而發生窒息, 尤其兒童更易發生。 誤吞異物用導瀉藥使之從腸道迅速排出的方法也是錯誤的,

Advertisiment
因為諸如釘子、迴紋針等帶尖、帶鉤的異物, 遇到腸管因藥物作用快速蠕動時, 很可能鉤到腸壁上, 甚至引起腸壁穿孔。

在一般情況下, 異物進入消化道後, 除少數帶鉤、太大或太重的異物外, 大多數諸如棋子、硬幣、鈕扣等異物, 都能隨胃腸道的蠕動的與糞便一起排出體外。 為防其滯留於消化道, 可多給患兒吃些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如韭菜、芹菜等, 以促進腸道的生理性蠕動, 加速異物排出。 多數異物在胃腸道裡停留的時間不過兩三天, 也有不數經三四周後才排出。

每次患兒排便時, 家長都應仔細檢查, 直至確認異物已排出為止。 在此期間, 患兒一旦出現嘔血、腹痛、發燒或排黑色稀便,

Advertisiment
說明有嚴重的消化道損傷發生, 必須去醫院急診治療。 若經三四周仍未發現異物排出, 則應去醫院請醫生檢查處置。

如果在給小兒測體溫時, 不慎咬斷口表將水銀吞入, 家長不要慌忙給小孩喂牛奶、豆漿雞蛋青, 以期使水銀與這些食物中的蛋白結合, 防止水銀被吸收而中毒。 而應立刻讓小孩用清水漱口, 清除口內的碎玻璃, 只要沒有大塊碎玻璃被吞下就不會有任何危險。 通常情況下, 誤咽口表內的水銀後, 少則幾小時, 多則十幾小時, 即可從糞便中安然排出。 當然, 水銀在常溫下即可蒸發成氣態汞, 被吸入呼吸道後可引起中毒。 所以, 對於散落在地的水銀要及時清除, 以防吸入中毒。

如果患兒吞入釘子、迴紋針、碎玻璃等光銳的、帶尖帶鉤的異物, 很難象一般異物那樣順利排出。必須火速去醫院檢查處置。因為這些異物隨時可能鉤住或穿透消化道損傷。

很難象一般異物那樣順利排出。必須火速去醫院檢查處置。因為這些異物隨時可能鉤住或穿透消化道損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