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其他>正文

小兒感冒的居家護理

感冒是急性鼻炎的俗稱, 是由鼻病毒和冠狀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性鼻粘膜炎癥。 為小兒多發病、常見病, 一年四季均有發病。 >>>對付感冒的十二種靈驗偏方


發病初起時, 鼻咽干燥不適, 有灼熱感, 鼻癢、打噴嚏, 寶寶總揉鼻子, 1~2天出現鼻塞, 流清水樣鼻涕, 3~5天后變為粘性或粘膿性涕。 有的起病急, 多有發熱, 體溫高低不等, 自38到40℃, 精神差, 煩躁不安。 由于鼻塞、咽部不適影響睡眠, 食欲下降。 有的在病毒感染基礎上, 因機體抵抗力下降, 平時存留在鼻咽部的細菌乘虛活躍繁殖而繼發感染, 會并發咽炎、中耳炎。

   護理方法

Advertisiment

寶寶生病, 家長應沉著冷靜面對, 細心觀察呵護, 感冒初期不要急于去醫院以免交叉感染。 只要寶寶精神好, 玩得歡, 吃睡如常, 家長就應安排安靜、舒適的環境, 讓寶寶充分休息, 多喝白開水, 調理好飲食以減輕胃腸負擔。 >>>孩子感冒了最好別上學

有鼻塞時應保持45°坡度躺臥, 抬高頭面部。 單側鼻塞取側臥位。 及時清除鼻內分泌物, 保持呼吸通暢。 必要時于喂奶和睡前, 可用溫濕巾敷前額, 或用0.5%麻黃素液滴鼻, 每次一個鼻孔一滴。 喂母乳的寶寶, 可取50ml乳汁, 放入3~5cm長的蔥白, 蒸10分鐘, 取出放置到適宜溫度后, 給寶寶服下, 可起通鼻開竅之功效。 切忌用滴鼻凈, 以免產生不良反應。

發熱是機體防御機制的一種表現, 不宜急于退熱。 當體溫在37.5~38.5℃時,

Advertisiment
不必用藥, 休息好、多喝水;對有高熱驚厥史的寶寶, 體溫達38℃時應用退熱和鎮靜藥;體溫在39.5℃以上(1)應松解衣被, 不可厚捂, 以便散熱。 (2)物理降溫, 可用溫水浴(水溫低于體溫1~2度)或溫濕巾擦浴。 (3)藥物降溫, 常用百服寧、泰諾、對乙酰氨基酚等。

特別提醒家長, 成人常用的退熱藥—阿斯匹林、感冒通、速效傷風感冒膠囊等不可給小孩用, 以免誘發消化道出血、白血球和血小板減少或血尿。

做好預防是上策

(1)首先勤開窗通風換氣, 保持室內空氣清新, 是預防感冒最為簡便、有效的辦法。 (2)提倡科學育兒, 勿過度保護, 平時衣著穿蓋保暖適度。 (3)經常戶外活動, 堅持每天空氣浴、日光浴增強體質和耐寒能力。 (4)在冬春季呼吸道疾病流行期, 要避免帶寶寶去人群聚集的共公場所。

Advertisiment
(5)平日飲食有節, 不暴飲暴食, 不吃、少吃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 多吃蔬菜、水果。 (6)培養良好生活習慣, 保證充足睡眠, 保持正常生活規律。

延伸

△怎樣避免感冒不傳給寶寶?

最好的辦法是媽媽在感冒期間與寶寶分住3—7天, 同時接受正規系統治療。 待媽媽“感冒”癥狀控制或消失后再與小寶寶接觸。 事實上這也難以做到, 因為年輕媽媽大多要喂奶。

△感冒時能不能喂奶?

一般來說, 媽媽感冒了可照常喂奶。 主要理由有:(1)感冒病毒不會通過哺乳途徑傳播, 而是通過呼吸道空氣飛沫傳播;(2)母乳是嬰兒最理想的食物, 中斷哺乳對寶寶生長發育不利, 并對其心理發育也會受到影響。 為保護乳兒, 媽媽只在哺乳時才與他接觸,

Advertisiment
哺乳時母親要帶上雙層口罩。 在感冒治療期間盡量避免吃些“過奶”的藥物。

△感冒時該如何治療?

媽媽感冒常常合并發燒(測量體溫在38—40℃), 應在家臥床休息, 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 便于體力恢復;多進食富含營養的流汁如牛奶、稀飯、面條等, 少吃多餐, 發高燒時禁吃雞蛋;同時多喝溫開水, 每日飲水量不少于500毫升。 在感冒初期可選用病毒唑按每次200毫克, 分兩次肌肉注射, 連用3天, 同時服用抗病毒中藥制劑效果更理想。 不要逢熱就退, 因為一定限度的發熱(體溫低于38.5℃)對機體有保護作用, 此時血液中白細胞生成增多, 抗體生成活躍, 酶的活性增加, 肝臟解毒作用加強, 有利于消除致病因素而不需要急于退燒。 濫用退燒藥有時比發熱本身更不利,

Advertisiment
臨床常用的退燒藥也有程度不一的毒副作用。 若測量體溫≥39℃, 可首先選用口服退燒藥, 近些年世界衛生組織推薦首選的退燒藥是撲熱息痛(代表藥為泰諾林口服液);次選藥物是布洛芬(代表藥物為托恩口服液), 慎用復方氨基比林注射劑。 同時也可采用物理降溫。

抗菌素只用于感冒合并細菌感染情況(患者表現發高燒、精神萎靡、扁桃體灌膿或白血球增多, 超過12000個/立方毫米), 治療常選用一種抗菌素治療(如青霉素或頭孢菌素), 病情控制即可停藥。 >>>如何幫助寶寶預防感冒和發燒

編輯:孫方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