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手足口病症狀預防與治療

手足口病也稱為“手口足綜合征”, 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發疹性傳染病。 夏、秋季多見。

早期識別手足口病

寶寶患了手足口病, 又是咳嗽又流口水, 還不愛吃東西, 嗓子眼還有一些小水泡。 最典型的起病過程是中等熱度發熱(體溫在39℃以下), 進而出現咽痛, 幼兒表現為流口水、拒食。 檢查口腔時, 可發現咽部黏膜上有多發皰疹, 手足等遠端部位也出現丘疹或皰疹, 一般有米粒或綠豆樣大小, 呈圓形或橢圓形, 周圍有紅暈, 無明顯瘙癢感。

有的患兒肛門周圍也會出現類似皮疹樣的疹子。 它和水痘不同。 水痘皮疹以軀幹為主。

Advertisiment
手足口病的皮疹主要出現在肢端, 家長還是可以判斷的。

專家提示

一般情況下, 患者病癒7~10天后皰疹癒合, 不結痂, 不留瘢痕。 但有極少數患者可併發肺炎、心肌炎、腦膜炎, 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對手足口病的防治不能忽視。

手足口病的3大特點

愛攻擊小小孩

手足口病病毒的主要攻擊物件是5歲以下的孩子, 尤其以1~2歲嬰幼兒為主。 染上該病後, 孩子一般會持續發熱, 熱程為2~7天不等。 體溫越高, 熱程越長, 病情越重。 伴有嘴角痛、咽喉痛、流口水, 不愛吃東西。 幾天後, 手、足、口、屁股等部位會出皮疹。

可經多種途徑傳染

手足口病容易傳染, 病菌主要通過口腔進入腸道, 傳染媒介可以是食物、水、唾液、空氣、髒手、玩具等。 另外小孩喜歡舔手,

Advertisiment
或者嘗嘗這個摸摸那個, 臉對臉親密說話, 所以小孩之間打個噴嚏就會被傳染。

病毒會侵犯心、腦、腎等重要器官

要加強對患者的護理, 如出現高熱、白細胞不明原因增高而查不出其他感染灶時, 就要警惕暴發性心肌炎的發生。 合併中樞神經系統症狀的人, 以2歲以內患兒多見。

瞭解症狀, 及早預防

★目前手足口病還沒有預防疫苗。 預防手足口病的關鍵, 是平時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在疾病高發期, 家長應加強孩子的營養, 增強抵抗力。

★督促孩子養成飯前便後勤洗手、不喝生水、不食生冷和不淨食物的習慣。

★家長還應將孩子的餐具、玩具等用品及時消毒, 預防病從口入。

★儘量避免讓孩子到擁擠的公共場所, 以防孩子與患兒親密接觸。

Advertisiment

★家長還要注意孩子的休息, 避免日光曝曬, 防止因過度疲勞降低抵抗力。

如果患病, 如何護理

★寶寶患病後應留在家中, 直到熱度、皮疹消退及水泡結痂。 一般需隔離2周。

★患兒用過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應徹底消毒。 一般常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及煮沸消毒。 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可置於日光下暴曬。 患兒的糞便需經含氯的消毒劑消毒2小時後傾倒。

★患兒居室內應空氣新鮮, 溫度適宜, 定期開窗通風, 每日進行空氣消毒。 居室內應避免人員過多, 禁止吸煙, 防止空氣污濁, 繼發感染。

★患兒一周內應臥床休息, 多飲溫開水。 患兒因發熱、口腔皰疹, 胃口較差, 不願進食。 飲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 口腔有糜爛時可以吃一些流質食物。

Advertisiment
禁食冰冷、辛辣、鹹等刺激性食物。

★應保持口腔清潔, 預防細菌繼發感染, 每次餐後用溫水漱口。 口腔有糜爛時可塗金黴素、魚肝油, 以減輕疼痛, 促使糜爛早日癒合。

★患兒衣服、被褥要清潔。 衣著應寬大、柔軟, 經常更換。 床鋪應平整乾燥。 剪短患兒指甲, 必要時包裹患兒雙手, 防止抓破皮疹。

★臀部有皮疹的嬰兒, 應隨時清理患兒的大小便, 保持臀部清潔乾燥。

★皰疹破裂者, 局部可塗擦1%龍膽紫或抗菌素軟膏。

★手足口病一般為低熱或中等度熱, 無需特殊處理, 可讓患兒多飲水。 如體溫超過38.5℃, 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退熱劑。

醫學上如何治療

西藥治療

如果沒有合併症, 手足口病患兒多數一周即可痊癒。 治療原則主要是對症處理,

Advertisiment
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維生素B、C及抗病毒藥物。 此外, 手足口病可合併心肌炎、腦炎、腦膜炎等病症, 應及時複查。

中醫治療

★金銀花、板藍根、連翹各6克, 黃連3克, 煎水漱口。

★如果疼得厲害, 或者牙齦有紅腫, 可用板藍根10克, 黃芩、白蘚皮各6克, 雙花3克, 竹葉、薄荷各2克, 煎水含漱。

★手足紅腫明顯, 可用黃芩、黃連、丹皮各10克, 紅花6克, 煎水浸泡。

★如果感覺瘙癢, 可用生地、丹皮、板藍根、白蘚皮、地膚子各10克, 忍冬藤20克, 紅花6克, 煎水清洗患處, 每日3次, 連用1周。

食療方

★荷葉粥:鮮荷葉2張, 白米50克, 將荷葉切碎, 煮粥給寶寶吃。

★竹葉20片, 燈芯10根, 扁豆15克, 滑石6克, 加少許糖, 煎水給寶寶喝。

網友王鐵夫提供治療方法:

阿昔洛韋, 每次每公斤0.2毫克, 日三次口服 或輸液每公斤體重0.015克, 日一次靜點。局部口腔擦碘甘油,拒食者可噴利多卡因和西咪替丁。皮膚擦爐甘石。發熱者5小時口服1次退熱藥。(遵醫囑)

手足口病也稱為“手口足綜合征”,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發疹性傳染病。夏、秋季多見。

早期識別手足口病

寶寶患了手足口病,又是咳嗽又流口水,還不愛吃東西,嗓子眼還有一些小水泡。最典型的起病過程是中等熱度發熱(體溫在39℃以下),進而出現咽痛,幼兒表現為流口水、拒食。檢查口腔時,可發現咽部黏膜上有多發皰疹,手足等遠端部位也出現丘疹或皰疹,一般有米粒或綠豆樣大小,呈圓形或橢圓形,周圍有紅暈,無明顯瘙癢感。

有的患兒肛門周圍也會出現類似皮疹樣的疹子。它和水痘不同。水痘皮疹以軀幹為主。手足口病的皮疹主要出現在肢端,家長還是可以判斷的。

專家提示

一般情況下,患者病癒7~10天后皰疹癒合,不結痂,不留瘢痕。但有極少數患者可併發肺炎、心肌炎、腦膜炎,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對手足口病的防治不能忽視。

手足口病的3大特點

愛攻擊小小孩

手足口病病毒的主要攻擊物件是5歲以下的孩子,尤其以1~2歲嬰幼兒為主。染上該病後,孩子一般會持續發熱,熱程為2~7天不等。體溫越高,熱程越長,病情越重。伴有嘴角痛、咽喉痛、流口水,不愛吃東西。幾天後,手、足、口、屁股等部位會出皮疹。

可經多種途徑傳染

手足口病容易傳染,病菌主要通過口腔進入腸道,傳染媒介可以是食物、水、唾液、空氣、髒手、玩具等。另外小孩喜歡舔手,或者嘗嘗這個摸摸那個,臉對臉親密說話,所以小孩之間打個噴嚏就會被傳染。

病毒會侵犯心、腦、腎等重要器官

要加強對患者的護理,如出現高熱、白細胞不明原因增高而查不出其他感染灶時,就要警惕暴發性心肌炎的發生。合併中樞神經系統症狀的人,以2歲以內患兒多見。

瞭解症狀,及早預防

★目前手足口病還沒有預防疫苗。預防手足口病的關鍵,是平時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在疾病高發期,家長應加強孩子的營養,增強抵抗力。

★督促孩子養成飯前便後勤洗手、不喝生水、不食生冷和不淨食物的習慣。

★家長還應將孩子的餐具、玩具等用品及時消毒,預防病從口入。

★儘量避免讓孩子到擁擠的公共場所,以防孩子與患兒親密接觸。

★家長還要注意孩子的休息,避免日光曝曬,防止因過度疲勞降低抵抗力。

如果患病,如何護理

★寶寶患病後應留在家中,直到熱度、皮疹消退及水泡結痂。一般需隔離2周。

★患兒用過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應徹底消毒。一般常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及煮沸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可置於日光下暴曬。患兒的糞便需經含氯的消毒劑消毒2小時後傾倒。

★患兒居室內應空氣新鮮,溫度適宜,定期開窗通風,每日進行空氣消毒。居室內應避免人員過多,禁止吸煙,防止空氣污濁,繼發感染。

★患兒一周內應臥床休息,多飲溫開水。患兒因發熱、口腔皰疹,胃口較差,不願進食。飲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口腔有糜爛時可以吃一些流質食物。禁食冰冷、辛辣、鹹等刺激性食物。

★應保持口腔清潔,預防細菌繼發感染,每次餐後用溫水漱口。口腔有糜爛時可塗金黴素、魚肝油,以減輕疼痛,促使糜爛早日癒合。

★患兒衣服、被褥要清潔。衣著應寬大、柔軟,經常更換。床鋪應平整乾燥。剪短患兒指甲,必要時包裹患兒雙手,防止抓破皮疹。

★臀部有皮疹的嬰兒,應隨時清理患兒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潔乾燥。

★皰疹破裂者,局部可塗擦1%龍膽紫或抗菌素軟膏。

★手足口病一般為低熱或中等度熱,無需特殊處理,可讓患兒多飲水。如體溫超過38.5℃,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退熱劑。

醫學上如何治療

西藥治療

如果沒有合併症,手足口病患兒多數一周即可痊癒。治療原則主要是對症處理,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維生素B、C及抗病毒藥物。此外,手足口病可合併心肌炎、腦炎、腦膜炎等病症,應及時複查。

中醫治療

★金銀花、板藍根、連翹各6克,黃連3克,煎水漱口。

★如果疼得厲害,或者牙齦有紅腫,可用板藍根10克,黃芩、白蘚皮各6克,雙花3克,竹葉、薄荷各2克,煎水含漱。

★手足紅腫明顯,可用黃芩、黃連、丹皮各10克,紅花6克,煎水浸泡。

★如果感覺瘙癢,可用生地、丹皮、板藍根、白蘚皮、地膚子各10克,忍冬藤20克,紅花6克,煎水清洗患處,每日3次,連用1周。

食療方

★荷葉粥:鮮荷葉2張,白米50克,將荷葉切碎,煮粥給寶寶吃。

★竹葉20片,燈芯10根,扁豆15克,滑石6克,加少許糖,煎水給寶寶喝。

網友王鐵夫提供治療方法:

阿昔洛韋,每次每公斤0.2毫克,日三次口服 或輸液每公斤體重0.015克,日一次靜點。局部口腔擦碘甘油,拒食者可噴利多卡因和西咪替丁。皮膚擦爐甘石。發熱者5小時口服1次退熱藥。(遵醫囑)

日一次靜點。局部口腔擦碘甘油,拒食者可噴利多卡因和西咪替丁。皮膚擦爐甘石。發熱者5小時口服1次退熱藥。(遵醫囑)

手足口病也稱為“手口足綜合征”,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發疹性傳染病。夏、秋季多見。

早期識別手足口病

寶寶患了手足口病,又是咳嗽又流口水,還不愛吃東西,嗓子眼還有一些小水泡。最典型的起病過程是中等熱度發熱(體溫在39℃以下),進而出現咽痛,幼兒表現為流口水、拒食。檢查口腔時,可發現咽部黏膜上有多發皰疹,手足等遠端部位也出現丘疹或皰疹,一般有米粒或綠豆樣大小,呈圓形或橢圓形,周圍有紅暈,無明顯瘙癢感。

有的患兒肛門周圍也會出現類似皮疹樣的疹子。它和水痘不同。水痘皮疹以軀幹為主。手足口病的皮疹主要出現在肢端,家長還是可以判斷的。

專家提示

一般情況下,患者病癒7~10天后皰疹癒合,不結痂,不留瘢痕。但有極少數患者可併發肺炎、心肌炎、腦膜炎,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對手足口病的防治不能忽視。

手足口病的3大特點

愛攻擊小小孩

手足口病病毒的主要攻擊物件是5歲以下的孩子,尤其以1~2歲嬰幼兒為主。染上該病後,孩子一般會持續發熱,熱程為2~7天不等。體溫越高,熱程越長,病情越重。伴有嘴角痛、咽喉痛、流口水,不愛吃東西。幾天後,手、足、口、屁股等部位會出皮疹。

可經多種途徑傳染

手足口病容易傳染,病菌主要通過口腔進入腸道,傳染媒介可以是食物、水、唾液、空氣、髒手、玩具等。另外小孩喜歡舔手,或者嘗嘗這個摸摸那個,臉對臉親密說話,所以小孩之間打個噴嚏就會被傳染。

病毒會侵犯心、腦、腎等重要器官

要加強對患者的護理,如出現高熱、白細胞不明原因增高而查不出其他感染灶時,就要警惕暴發性心肌炎的發生。合併中樞神經系統症狀的人,以2歲以內患兒多見。

瞭解症狀,及早預防

★目前手足口病還沒有預防疫苗。預防手足口病的關鍵,是平時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在疾病高發期,家長應加強孩子的營養,增強抵抗力。

★督促孩子養成飯前便後勤洗手、不喝生水、不食生冷和不淨食物的習慣。

★家長還應將孩子的餐具、玩具等用品及時消毒,預防病從口入。

★儘量避免讓孩子到擁擠的公共場所,以防孩子與患兒親密接觸。

★家長還要注意孩子的休息,避免日光曝曬,防止因過度疲勞降低抵抗力。

如果患病,如何護理

★寶寶患病後應留在家中,直到熱度、皮疹消退及水泡結痂。一般需隔離2周。

★患兒用過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應徹底消毒。一般常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及煮沸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可置於日光下暴曬。患兒的糞便需經含氯的消毒劑消毒2小時後傾倒。

★患兒居室內應空氣新鮮,溫度適宜,定期開窗通風,每日進行空氣消毒。居室內應避免人員過多,禁止吸煙,防止空氣污濁,繼發感染。

★患兒一周內應臥床休息,多飲溫開水。患兒因發熱、口腔皰疹,胃口較差,不願進食。飲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口腔有糜爛時可以吃一些流質食物。禁食冰冷、辛辣、鹹等刺激性食物。

★應保持口腔清潔,預防細菌繼發感染,每次餐後用溫水漱口。口腔有糜爛時可塗金黴素、魚肝油,以減輕疼痛,促使糜爛早日癒合。

★患兒衣服、被褥要清潔。衣著應寬大、柔軟,經常更換。床鋪應平整乾燥。剪短患兒指甲,必要時包裹患兒雙手,防止抓破皮疹。

★臀部有皮疹的嬰兒,應隨時清理患兒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潔乾燥。

★皰疹破裂者,局部可塗擦1%龍膽紫或抗菌素軟膏。

★手足口病一般為低熱或中等度熱,無需特殊處理,可讓患兒多飲水。如體溫超過38.5℃,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退熱劑。

醫學上如何治療

西藥治療

如果沒有合併症,手足口病患兒多數一周即可痊癒。治療原則主要是對症處理,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維生素B、C及抗病毒藥物。此外,手足口病可合併心肌炎、腦炎、腦膜炎等病症,應及時複查。

中醫治療

★金銀花、板藍根、連翹各6克,黃連3克,煎水漱口。

★如果疼得厲害,或者牙齦有紅腫,可用板藍根10克,黃芩、白蘚皮各6克,雙花3克,竹葉、薄荷各2克,煎水含漱。

★手足紅腫明顯,可用黃芩、黃連、丹皮各10克,紅花6克,煎水浸泡。

★如果感覺瘙癢,可用生地、丹皮、板藍根、白蘚皮、地膚子各10克,忍冬藤20克,紅花6克,煎水清洗患處,每日3次,連用1周。

食療方

★荷葉粥:鮮荷葉2張,白米50克,將荷葉切碎,煮粥給寶寶吃。

★竹葉20片,燈芯10根,扁豆15克,滑石6克,加少許糖,煎水給寶寶喝。

網友王鐵夫提供治療方法:

阿昔洛韋,每次每公斤0.2毫克,日三次口服 或輸液每公斤體重0.015克,日一次靜點。局部口腔擦碘甘油,拒食者可噴利多卡因和西咪替丁。皮膚擦爐甘石。發熱者5小時口服1次退熱藥。(遵醫囑)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