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手足口病的預防和護理

手足口病是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之一, 主要是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通過空氣飛沫傳播。 唾液、皰疹液、糞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 內衣等, 通過日常接觸傳播, 亦可經口傳播。 由於5歲以下的寶寶身體抵抗力弱, 小兒手足口病的前期預防更為重要, 請家長注意以下幾點預防措施。

小兒手足口病預防措施一: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溫度適宜, 定期開窗通風, 居室內應避免人員過多, 禁止吸煙, 防止空氣污濁, 避免繼發感染。

小兒手足口病預防措施二: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Advertisiment
幼兒飯前便後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不吃沒洗乾淨的瓜果;

小兒手足口病預防措施三:注意嬰幼兒的營養、休息, 避免日光暴曬, 防止過度疲勞, 降低機體抵抗力;

小兒手足口病預防措施四:兒童使用的奶具、餐具要煮沸15分鐘消毒;對玩具、廁具等應清洗, 後用0.5%的84消毒液搽洗消毒;兒童經常觸摸的地板、桌椅凳面、床頭、門把、扶手等也可用84消毒液抹拭;尿布最好使用一次性紙尿褲;衣、被等布類和書本置陽光下直接曝曬4小時以上。

即使寶寶患上小兒手足口病, 家長也無需驚慌。 攜帶患兒去醫院診治, 遵醫囑用藥, 並加強患兒的護理, 一般7天左右即可痊癒。 請家長注意以下幾點手足口病患兒護理的要點:

Advertisiment

1.消毒隔離 首先應將患兒與健康兒隔離。 患兒應留在家中, 直到完全康復;患兒用過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應徹底消毒。 一般常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及煮沸消毒, 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可置於日光下暴曬;患兒的糞便需經含氯的消毒劑消毒2小時後傾倒;

2.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患兒居室內應空氣新鮮, 溫度適宜, 定期開窗通風, 每日可用乳酸薰蒸進行空氣消毒。 乳酸的用量, 按每10平方米的房間2ml計算, 加入適量水中加熱蒸發, 使乳酸細霧散於空氣中;

3.休息及飲食 患兒一周內應臥床休息, 多飲溫開水。 患兒因發熱、口腔皰疹, 故飲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 口腔有糜爛時可以吃一些流質食物。 禁食冰冷、辛辣、鹹等刺激性食物;

4.口腔護理 應保持口腔清潔,

Advertisiment
預防細菌繼發感染, 每次餐後應用溫水漱口, 口腔有糜爛時可塗金黴素、魚肝油, 以減輕疼痛, 促使糜爛早日癒合;

5.皮疹的護理 患兒衣服、被褥要清潔, 衣著應寬大、柔軟, 經常更換;床鋪應平整乾燥;剪短患兒指甲, 防止抓破皮疹;臀部有皮疹的嬰兒應保持臀部清潔乾燥;皰疹破裂者, 局部可塗擦1%龍膽紫或抗菌素軟。

對於手足口病無論是預防還是護理, 都離不開良好的衛生習慣。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是預防一切疾病的根本, 也是保證健康體魄的前提。 讓我們和寶寶一起來講衛生, 遠離疾病, 快樂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