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手足口病預防措施

小兒手足口病預防措施

小兒手足口病是上世紀80年代新發現的一種發疹性傳染病, 年齡一般在5歲以下, 以嬰幼兒多見。 夏秋季節易大范圍流行。 小兒手足口病的癥狀表現為手、足、口腔黏膜出現皰疹或潰瘍, 西醫目前尚無理想的特效藥物。


小兒手足口病的臨床表現:


急性起病, 發熱;口腔粘膜出現散在皰疹, 米粒大小, 疼痛明顯;手掌或腳掌部出現米粒大小皰疹, 臀部或膝蓋偶可受累。 皰疹周圍有炎性紅暈, 皰內液體較少。

部分患兒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惡心、嘔吐、頭疼等癥狀。 該病為自限性疾病,

Advertisiment
多數預后良好, 不留后遺癥。 極少數患兒可引起腦膜炎、腦炎、心肌炎、弛緩性麻痹、肺水腫等嚴重并發癥。


小兒手足口病的預防措施:


∷ 加強小兒個人衛生, 經常更換衣服, 勤洗澡, 保持小兒身體清爽干結;


∷ 對小兒生活環境要經常清潔消毒, 對小兒能接觸到的東西都要消毒處理, 減少直接接觸, 特別是托兒所里的玩具;


∷ 加強食品與環境衛生監督工作, 減少手足口病經食品及公共場所傳播;


∷ 避免小兒皮膚創傷, 有創傷的皮膚是人體最薄弱的部位。 平時加強對小兒的監控, 不要留長指甲, 以免抓傷皮膚;


∷ 發現新病例, 要申請及時隔離, 避免交叉感染;


∷ 出現小兒手足口病類似癥狀者要及時就醫, 不要貽誤治療時間。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