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推拿是治療腹瀉首選的治療方法

秋季來了, 早晚溫差大, 這個季節是寶寶腹瀉的高發季節。 如果不注意護理的話, 很容易出現一些腸胃疾病。 那麼秋季寶寶腹瀉了應該怎麼辦呢?相信很多家長都不知道腹瀉的治療方法。 母嬰專家指出, 小兒推拿是治療腹瀉首選的治療方法。

秋季是嬰幼兒腹瀉的高發季節, 這個時期以病毒性消化道感染造成的腸炎多見, 其中以輪狀病毒所致的最為典型, 最喜歡侵犯6個月—2歲的嬰幼兒。 中醫認為腹瀉主要是由感受外泄、內傷乳食、脾胃虛弱和脾腎陽虛而引起的, 對於遷延性腹瀉(病程2周—2月), 小兒推拿是治療腹瀉首選的治療方法。

Advertisiment

“四部推拿法通過緩柔手法刺激可以達到健脾溫陽, 增強腸道分清別濁功能, 促進大腸對水分的吸收而止瀉, 適合家庭自學操作。 ”許教授說, 輕度腹瀉, 每天推拿1—2次, 5天為一個療程;重度腹瀉, 應以藥物治療為主, 配合推拿治療, 每天2次。 “對寶寶做推拿一定要動作輕柔, 被推拿時寶寶應該是很舒服、很開心的。 ”

具體操作手法

第一部:手部操作

補脾:小兒正坐或仰臥, 用食、中指夾住小兒拇指, 在拇指末節的螺紋面處進行環行推摩約300次。 推動時, 著力面呈螺旋形, 動作要均勻, 不要左右不穩;

補大腸:從小兒食指尖沿其食指橈側向食指根直線推動約200次;

第二部:腹部操作

揉臍及天樞:小兒仰臥位, 腿微曲,

Advertisiment
用食、中、無名三指分別放在三個穴位上, 做環旋揉動200次。 順時針、逆時針方向都可以, 手法應由輕到重, 力度要適中, 不要在表面摩擦;

摩腹:用手掌或四指在小兒整個腹部做逆時針方向的環旋摩動5分鐘。 動作應和緩輕柔, 協調放鬆, 在體表著力;

第三部:下肢部操作

一手扶住小兒小腿下部, 一手用拇指端按揉足三裡穴1分鐘;

第四部:背部操作

揉龜尾:小兒俯臥, 用一手中指指端著力, 尾椎骨端斜向上方向揉200次。 指甲應剪去, 動作柔和, 避開肛門;

推上七節骨: 用拇指橈側從小兒尾椎骨端沿脊柱向上直線推至第4腰椎下200次。 推動時, 著力面呈直線單方向, 動作要快;

捏脊:捏拿小兒脊背部皮膚, 從龜尾向上沿脊柱中線直捏到頸部, 邊捏邊向上移動,

Advertisiment
每捏拿三次再向上提捏一次, 重複操作10遍。 動作要連貫, 用力要均勻, 不可擰轉。

溫馨提醒:小兒推拿是治療腹瀉首選的治療方法。 所以為了更好的保證寶寶的健康, 在發現寶寶出現了腹瀉的情況之後, 可以嘗試以上的方法來説明寶寶緩解腹瀉的情況, 但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的正確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