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推拿穴位圖 感冒發燒積食腹瀉統統“拿下”

小兒推拿, 說白了其實就是中醫裡的穴位按摩。 只不過, 這種比較特殊的按摩手法對於治療小兒疾病很有幫助。 如:小兒感冒、咳嗽、腹瀉(拉肚子)、積食或便秘, 都有較好的療效。

儘管很多媽媽都知道小兒推拿是中醫裡比較推崇的治療方法, 但究竟要怎麼按、按哪裡、按多久這些問題, 在媽咪們的心裡始終沒有一個概念, 從而導致無從“下手”。

其實, 小兒推拿並沒有我們想像的複雜, 也沒有那麼難學。 方法步驟雖然簡單, 但若是只有文字是很難敘述得清楚, 但要是在文字的基礎上在配上相應的圖片, 那就簡易多了。

Advertisiment

今天, 小編就為大家分享一組治療百病的小兒推拿穴位圖, 把小兒感冒、發燒、積食、腹瀉、便秘統統“拿下”, 有圖有真相, 一看就會的推拿手法, 快快學起來。

小兒推拿常見穴位

補肺經/清肺經

穴位:肺經(肺金)

位置:無名指掌面

操作:

①補肺經:在無名指面上旋推,見中圖, 約補200~400次。

②清肺經: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見下圖, 清200~400次。

主治:發熱, 咳嗽, 氣喘, 胸悶, 咽喉腫痛等。

清天河水

清天河水(自前臂內側正中至腕橫紋推向肘橫紋)100次

穴位:天河水

位置:前臂內側正中, 自腕橫紋至肘橫紋呈一直線。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橫紋推向肘橫紋, 見上圖。 約推100~500次。

主治:發熱, 煩躁不安, 口渴, 口舌生瘡, 驚風等一切熱證。

開天門

開天門(自小兒眉心推向前髮際邊緣)100次

Advertisiment

穴位:天門(攢竹)

位置:自兩眉中間至前髮際呈一條直線。

操作:用兩拇指面自眉心起, 交替向上直推至前髮際, 約推30~50次。

主治:感冒發熱, 頭痛, 精神萎靡, 驚風等。

揉太陽

揉太陽(按揉眉梢後太陽穴)100次

穴位:太陽

位置:在兩眉梢後凹陷處。 有左為太陽, 右為太陰之說。

操作:兩拇指或兩中指端分別在左右兩太陽穴上揉動。 向前揉為補, 向耳後揉為瀉。 揉30次。

小兒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穴位按摩

1、食欲不振者, 加揉板門100次, 摩中脘3分鐘, 按揉足三裡穴1分鐘

穴位:板門

位置:手掌大魚際部。

操作:用拇指端在大魚際中點按揉, 約揉200~400次。

主治:食欲不振, 四肢乏力, 積滯, 阻瀉, 腹脹等。

穴位:中脘

位置:臍上4寸(胸骨下端至臍連線之中點)。

操作:

①揉中脘法:用指端或掌根在穴上揉,

Advertisiment
約揉2~5分鐘。

②摩中脘法:用掌心或四指摩中脘, 約5~10分鐘。

主治:泄瀉, 嘔吐, 腹痛, 腹脹, 食欲不振等。

穴位:足三裡

位置:外膝眼下3寸, 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

操作:用拇指端按揉。 約1~3分鐘。

主治:腹脹, 腹痛, 食欲不振, 泄瀉, 便秘, 四肢無力等。

隨證加減

如流鼻涕、咽痛等症狀重者, 常用手法加

①點揉風池穴1分鐘。

②按揉曲池、合穀穴各1分鐘。

穴位:虎口(合穀)

位置:拇、食兩指之間凹陷中, 第2掌骨之中點邊緣處。

操作:用拇指按揉或拇、食二指對稱拿之。 約拿3~5次, 揉100~300次。

主治:風寒感冒, 口眼歪斜, 牙痛等。

③多揉太陽穴。

穴位:太陽

位置:在兩眉梢後凹陷處。 有左為太陽, 右為太陰之說。

操作:兩拇指或兩中指端分別在左右兩太陽穴上揉動。 向前揉為補,

Advertisiment
向耳後揉為瀉。 揉30次。

主治:外感發熱, 頭痛, 頭暈。

如高熱者, 常用手法加

①清天河水300次, 清肺經300次。

②直推脊柱5~10次。

穴位:脊柱

位置:大椎至尾椎成一直線。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直推, 稱推脊柱, 約推100~300次。

主治:脫肛, 便秘, 泄瀉等。

③搓擦湧泉300次。

脾胃虛弱, 食欲不振者, 常用手法加

①補脾經100次, 推三關100次。

穴位:脾經(脾土)

位置:拇指橈側面。

操作:

①補脾經:使患兒拇指微屈, 操作者以拇指面沿患兒拇指橈側緣向掌根直推, 見中圖。

②清脾經:在小兒拇指面上直推, 見下圖。 約推100~300次。

主治:消化不良, 腹瀉, 嘔吐, 疳積, 四肢無力等。

穴位:三關

位置:在前臂橈側, 自腕橫紋至肘橫紋成一條直線。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二指自腕橫紋推向肘橫紋, 約推100~300次。

按揉中脘、足三裡穴各1分鐘。

Advertisiment

穴位:中脘

位置:臍上4寸(胸骨下端至臍連線之中點)。

操作:

①揉中脘法:用指端或掌根在穴上揉, 約揉2~5分鐘。

②摩中脘法:用掌心或四指摩中脘, 約5~10分鐘。

主治:泄瀉, 嘔吐, 腹痛, 腹脹, 食欲不振等。

傷風感冒怎麼推?

小兒風寒感冒的穴位按摩

風寒感冒:症見惡寒重, 發熱輕, 無汗, 頭痛, 四肢關節酸痛, 鼻塞, 流清涕, 咳嗽, 咳痰清稀, 舌質淡, 苔薄、白。

常用手法:

①重推三關穴500次。

②揉外勞宮100次。

穴位:外勞宮(外勞)

位置:手背中央與內勞宮相對處。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揉之, 約揉50~100次。

主治:風寒感冒, 腹痛, 腹脹, 腹瀉, 腸鳴等。

③雙手提拿肩井穴部位肌肉5~7次。

穴位:肩井

位置:在大椎與肩峰連線中點, 肩部筋肉處。

操作:用兩手拇指與食指相對用力捏拿肩上大筋, 稱拿肩井,約捏拿5~10次。

主治:感冒,驚厥,肩背部疼痛。

④用食、中指揉二扇門50次,揉時要稍用力,速度宜快。

穴位:二扇門

位置:在手背中指根兩側凹陷中。

操作:用兩拇指甲掐揉之,掐5~10次,揉100~300次。

主治:驚風,昏厥,身熱無汗。

小兒風熱感冒的穴位按摩

症見發熱重,微惡風或惡寒,咽痛,口幹,有汗,面赤,鼻塞,流黃涕,咳嗽痰黃,舌邊尖紅,苔薄黃。

1、清肺經300次,清天河水100次。

穴位:肺經(肺金)

位置:無名指掌面。

操作:

①補肺經:在無名指面上旋推,見中圖,約補200~400次。

②清肺經: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見右圖,清200~400次。

主治:發熱,咳嗽,氣喘,胸悶,咽喉腫痛等。

穴位:天河水

位置:前臂內側正中,自腕橫紋至肘橫紋呈一直線。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橫紋推向肘橫紋,見上圖。約推100~500次。

主治:發熱,煩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瘡,驚風等一切熱證。

2、按揉大椎穴1~3分鐘。

穴位:大椎

位置:在第7頸椎與第1胸椎棘突之間。

操作:以中指端按揉,或用拇指與食、中、無名等指作對稱用力,捏擠大椎。按揉約100~300次,捏擠10~15次。

3、以掌橫擦骶尾部,以透熱為度。

4、拿肩井3~5次。

穴位:肩井

位置:在大椎與肩峰連線中點,肩部筋肉處。

操作:用兩手拇指與食指相對用力捏拿肩上大筋,稱拿肩井,約捏拿5~10次。

主治:感冒,驚厥,肩背部疼痛。

5、咳嗽痰多者,加按揉天突、豐隆穴各1分鐘,推小橫紋100次,推膻中100次。

穴位:天突

位置:胸骨上窩正中。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按揉。約15~30次。

主治:咳嗽氣喘,胸悶,噁心,嘔吐等。

穴位:豐隆

位置:外踝上8寸,脛骨前緣外側1.5寸,脛腓骨之間。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揉之。約1~3分鐘。

主治:痰多,氣喘,胸悶等。

穴位:膻中

位置:兩乳☆禁☆頭連線之中點。

操作:分揉法和推法,揉用中指端按揉,約揉50~100次;推用雙手拇指腹自膻中穴向外分推,約50~100次。

主治:胸悶,咳喘、吐逆,心悸等。

6、高熱驚厥者,加清肺經300次,清心經300次,推湧泉200次,清天河水500次。

穴位:心經(心火)

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

①補心經:在小兒中指面作旋推,見中圖,約補100~200次。

②清心經:指尖向指根直推,見下圖,清100~300次。

主治:高熱神昏,煩躁,夜啼,口舌生瘡,小便短赤等。

穴位:湧泉

位置:足掌心前1/3與2/3交界處。

操作:用拇指腹自足跟推向足尖,稱推湧泉。見右圖,推100~500次。用拇指端在穴位上按揉,稱揉湧泉,見左圖。揉30~50次。

主治:發熱,嘔吐,腹瀉,五心煩熱。

小編的話:推拿手法雖然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也不是百病包治。當家長在家自行治療效果不佳的時候,一定要到醫院接受正規的治療。

稱拿肩井,約捏拿5~10次。

主治:感冒,驚厥,肩背部疼痛。

④用食、中指揉二扇門50次,揉時要稍用力,速度宜快。

穴位:二扇門

位置:在手背中指根兩側凹陷中。

操作:用兩拇指甲掐揉之,掐5~10次,揉100~300次。

主治:驚風,昏厥,身熱無汗。

小兒風熱感冒的穴位按摩

症見發熱重,微惡風或惡寒,咽痛,口幹,有汗,面赤,鼻塞,流黃涕,咳嗽痰黃,舌邊尖紅,苔薄黃。

1、清肺經300次,清天河水100次。

穴位:肺經(肺金)

位置:無名指掌面。

操作:

①補肺經:在無名指面上旋推,見中圖,約補200~400次。

②清肺經: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見右圖,清200~400次。

主治:發熱,咳嗽,氣喘,胸悶,咽喉腫痛等。

穴位:天河水

位置:前臂內側正中,自腕橫紋至肘橫紋呈一直線。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橫紋推向肘橫紋,見上圖。約推100~500次。

主治:發熱,煩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瘡,驚風等一切熱證。

2、按揉大椎穴1~3分鐘。

穴位:大椎

位置:在第7頸椎與第1胸椎棘突之間。

操作:以中指端按揉,或用拇指與食、中、無名等指作對稱用力,捏擠大椎。按揉約100~300次,捏擠10~15次。

3、以掌橫擦骶尾部,以透熱為度。

4、拿肩井3~5次。

穴位:肩井

位置:在大椎與肩峰連線中點,肩部筋肉處。

操作:用兩手拇指與食指相對用力捏拿肩上大筋,稱拿肩井,約捏拿5~10次。

主治:感冒,驚厥,肩背部疼痛。

5、咳嗽痰多者,加按揉天突、豐隆穴各1分鐘,推小橫紋100次,推膻中100次。

穴位:天突

位置:胸骨上窩正中。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按揉。約15~30次。

主治:咳嗽氣喘,胸悶,噁心,嘔吐等。

穴位:豐隆

位置:外踝上8寸,脛骨前緣外側1.5寸,脛腓骨之間。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揉之。約1~3分鐘。

主治:痰多,氣喘,胸悶等。

穴位:膻中

位置:兩乳☆禁☆頭連線之中點。

操作:分揉法和推法,揉用中指端按揉,約揉50~100次;推用雙手拇指腹自膻中穴向外分推,約50~100次。

主治:胸悶,咳喘、吐逆,心悸等。

6、高熱驚厥者,加清肺經300次,清心經300次,推湧泉200次,清天河水500次。

穴位:心經(心火)

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

①補心經:在小兒中指面作旋推,見中圖,約補100~200次。

②清心經:指尖向指根直推,見下圖,清100~300次。

主治:高熱神昏,煩躁,夜啼,口舌生瘡,小便短赤等。

穴位:湧泉

位置:足掌心前1/3與2/3交界處。

操作:用拇指腹自足跟推向足尖,稱推湧泉。見右圖,推100~500次。用拇指端在穴位上按揉,稱揉湧泉,見左圖。揉30~50次。

主治:發熱,嘔吐,腹瀉,五心煩熱。

小編的話:推拿手法雖然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也不是百病包治。當家長在家自行治療效果不佳的時候,一定要到醫院接受正規的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