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 春季的氣候容易引發寶寶疾病。 那為何春季會使寶寶疾病多發呢?家長又要怎樣做, 確保寶寶春天少生病?
春天萬物復蘇, 細菌、病毒等亦沉寂活躍起來。 在春天溫暖的環境中, 各種細菌和病毒都開始滋生。 寶寶的抵抗力還屬於較弱的階段, 因此最容易受到細菌和病毒的侵襲。 加之天氣古怪多變, 忽冷忽熱的溫度變化, 而四處飛揚的花粉也是春季致病的誘因。 因此, 隨著春季的到來, 到醫院就診的寶寶又有增加的趨勢。
寶寶春季易患三類病
呼吸道傳染病
呼吸道疾病包括過敏性和感染性疾病,
Advertisiment
對策:由於呼吸道傳染病大多通過飛沫由空氣傳播, 故預防此類疾病要加強幼兒的體育鍛煉, 提高幼兒抗病能力;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和一定濕度;傳染病流行期間, 儘量少出入人多空氣污濁的公共場所;按時按規定給孩子進行預防接種(水痘疫苗、風疹疫苗、腮腺炎疫苗等), 防患於未然。
過敏性疾病
過敏性疾病包括過敏性鼻炎、哮喘、接觸性皮炎、濕疹以及過敏性紫癜等。
Advertisiment
對策:對花粉過敏者, 最好少去花草樹木茂盛的地方。 對那些保管了一冬的衣物, 在穿用之前務必在日光下暴曬, 以減少蟎蟲叮咬及蟎蟲過敏。
維生素缺乏症
春季水果和蔬菜品種較少, 易使正在生長發育的孩子出現維生素B、C缺乏症。 其中缺乏維生素B族易引起消化不良、口角炎、舌炎等疾病, 缺乏維生素C可致下肢腫脹、疼痛及齒齦出血。 另外, 春季也是小兒佝僂病的多發時期。
Advertisiment
對策:家長要合理調整飲食結構, 盡可能增加蔬菜、水果的攝入, 並鼓勵小兒適當外出活動, 多曬太陽, 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
小細節, 給寶寶穿上“防護衣”
重視脾的調養
人體的脾有造血、濾血、儲血和免疫4大功能, 當外來病菌、寄生蟲等侵入人體、進入血液循環系統時, 脾內的“衛士”——淋巴組織就會立即組織有效的防禦和進攻, 對抗入侵的“敵人”。 可見, 脾是多麼重要。
無獨有偶, 中醫也非常重視脾胃。 中醫認為, “脾為後天之本”, 具有消化、吸收的功能, 是人體氣血生化的來源, 同樣為寶寶的免疫力構築起一道重要的防線。 脾胃弱的寶寶, 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和吸收能力弱, 人體的氣血水平降低, 還容易出現厭食、食積、腹瀉、便秘等症狀,
Advertisiment
這個季節, 可選擇的食物較多, 但要挑那些有益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如:紅棗、山藥、新鮮水果等), 能增強機體免疫機能(如:香菇、黑木耳、牛奶、魚類、雞蛋、豆類及其製品等)和有殺菌作用(如:大蒜、蔥)的食物適量地給寶寶吃。
眾所周知, 春季的氣候容易引發寶寶疾病。 那為何春季會使寶寶疾病多發呢?家長又要怎樣做, 確保寶寶春天少生病?
Advertisiment
小提醒:
春季調補脾胃, 不宜採用黃芪、枸杞、當歸、黨參等易上火的藥材, 否則就失去了調的意義。
春季養肝正當時
田裡菜花盛開的時候, 人的一些情志問題會浮出水面。 成年人在春天有時都會肝火旺, 寶寶的脾氣如果突然變大, 也就不足為奇了。
養肝先養性, 爸爸媽媽要先學會控制、調整自己的情緒, 才能教出好脾氣的寶寶。 春天的綠色蔬菜(如:薺菜、菠菜、芹菜、香椿)正當令, 在寶寶輔食中多加一些菜泥、菜汁, 可清肝和養肝。
鍛煉從春天起步
春天多風, 時寒時暖, 體質差的人容易受風寒而得病。 可是, 不能因為害怕得病就把寶寶關在房間裡。 寶寶需要看外面的世界, 需要在陽光的滋潤下伸展手腳。 在風小的日子裡, 多帶寶寶去戶外曬曬太陽,運動運動吧!
☆8個月以下的寶寶,坐在嬰兒車裡,我們出發啦!媽媽抱著,在花園和綠地的椅子上,讓小手、小腳、小屁股多曬會兒太陽。
☆8個月以上會爬還不會走的寶寶,除了曬太陽之外,增加室內運動的時間,每天2小時左右。
☆1周歲以上的寶寶,早晚的戶外散步和親子活動,對增強體質十分有利。
小提醒:
對花粉過敏的寶寶,需要避開那些好看的鮮花;勤洗手,能有效預防病毒感染;家居環境勤打掃,可防灰塵和塵蟎過敏。
多帶寶寶去戶外曬曬太陽,運動運動吧!☆8個月以下的寶寶,坐在嬰兒車裡,我們出發啦!媽媽抱著,在花園和綠地的椅子上,讓小手、小腳、小屁股多曬會兒太陽。
☆8個月以上會爬還不會走的寶寶,除了曬太陽之外,增加室內運動的時間,每天2小時左右。
☆1周歲以上的寶寶,早晚的戶外散步和親子活動,對增強體質十分有利。
小提醒:
對花粉過敏的寶寶,需要避開那些好看的鮮花;勤洗手,能有效預防病毒感染;家居環境勤打掃,可防灰塵和塵蟎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