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暑熱症的食療方法大全

小兒暑熱症是夏季嬰幼兒常見的發熱性疾病, 多見於3歲以下的小兒。

三鮮飲:取鮮荷葉、鮮竹葉、鮮薄荷葉各30克加水煎煮, 取湯拌蜂蜜代茶飲, 有生津止渴, 清熱解暑之功效。

瓜皮荷葉湯:鮮西瓜皮、荷葉適量, 煎湯代茶飲服。

綠豆棗湯:綠豆250克, 紅棗15枚, 共煎湯, 煎好後加糖少許溫服。 綠豆甘涼, 有清膽養胃、解熱、解暑、止渴之功效;紅棗健脾益氣。 兩者合用, 適用於發熱而微汗者。

六味鮮汁飲:將西瓜汁、番茄汁、梨汁、鮮藕汁、甘蔗汁、荸薺汁六汁混合當茶飲。 適用口渴、心煩、食欲不振及小便赤黃等症。

蘿蔔飲:蘿蔔加水煎服,

Advertisiment
取湯任意飲用。 蘿蔔主下氣補中, 利腸胃, 令人健食, 有益無損。 可治小兒高燒不退。

菊花粥:粳米50克, 冰糖適量, 加水煮粥, 粥快熟時加入菊花6克(布包), 再煮約10分鐘即成。 有清熱解暑、提神醒腦之功效。

荷葉冬瓜湯:嫩荷葉1張(切碎), 鮮冬瓜500克(切片), 加水1000毫升煮湯, 湯成後去荷葉, 加食鹽少許服食, 對夏季低熱、口渴心煩療效較佳。

八寶清暑粥:桂圓肉10克, 蓮子肉10克, 花生肉10克, 麥冬10克, 芡實10克, 綠豆10克, 蜜棗10個(去核), 糯米50克, 加水適量, 放入白砂糖100克, 煮成粥, 待涼後食用, 有醒脾健胃、消暑祛暑之功效。

五味枸杞飲:五味子、枸杞子、冰糖各50克。 將五味子裝入紗布袋中, 與枸杞子同煎, 加水1000毫升, 煮取800毫升, 加冰糖調服。 每日數次, 代茶飲用, 連服數日。 適宜于小兒夏季暑熱,

Advertisiment
食欲不振, 體倦乏力者。

鮮黃瓜汁:鮮嫩黃瓜2只, 蜂蜜少許。 將黃瓜洗淨切段, 放入榨汁機內, 加涼開水適量, 榨汁後取汁, 調入蜂蜜後, 作飲料服用。 適宜于小兒夏季暑熱, 症見身熱口幹, 心煩面赤尿少者。

蠶繭棗豆粥:取蠶繭10個, 紅棗15個, 扁豆10克, 粳米30克。 先將蠶繭煎取汁500毫升左右, 再將紅棗去核、扁豆、粳米一起加入煮成稀粥, 早晚服食。 本方有益氣清暑, 健脾和中, 適用於夏季暑熱、神倦乏力、納呆便溏者。

荷葉蓮藕粥:取鮮荷葉1大張, 鮮蓮藕1小節, 粳米30克, 白糖適量。 先將荷葉洗淨煎湯500毫升左右, 濾取汁, 再將蓮藕洗淨切成小粒, 與粳米一起加入汁中煮成稀粥, 加白糖調味後服食, 每天3次。 本方有清熱祛暑和胃之功, 適用於夏季暑熱,

Advertisiment
食欲不振者。

益氣清暑粥:取西洋參1克, 北沙參10克, 石斛10克, 知母5克, 粳米30克。 先將北沙參、石斛、知母用布包加水煎30分鐘, 去渣留汁備用。 再將西洋參研成粉末, 與粳米加入藥汁中煮成粥, 加白糖調味, 早晚服用。 適用於發熱持續不退, 口渴, 無汗或少汗的患兒。

冬瓜薏米粥:冬瓜150克, 薏米100克, 冰糖適量。 薏米煮熟後加入冬瓜煮10分鐘, 調入冰糖溶化, 即可食用。 適用于小兒夏季暑熱煩悶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