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止瀉食療方法

小兒的腸胃發育不完全, 很容易造成腹瀉。 一旦小兒腹瀉了不要慌張, 就醫前可以試試食療的方法, 或許調整下飲食結構就能治癒。

1、 母乳餵養的寶寶發生腹瀉時, 縮短每次餵奶的時間, 讓他吃前一半的乳汁。 母乳的前半部分蛋白質含量較多, 容易消化, 富於營養, 而後半部分脂肪含量較多, 不易消化。 必要時媽媽在餵奶前半個小時至一個小時, 先喝一大杯淡鹽開水, 稀釋乳汁, 然後給寶寶哺乳。

2、 胡蘿蔔湯

胡蘿蔔是鹼性食物, 所含果膠能使大便成形, 吸附腸道致病細菌和毒素, 是良好的止瀉制菌食物。

Advertisiment

將胡蘿蔔洗淨, 加水煮爛後去渣取汁, 然後加小米和水煮成湯(按500克胡蘿蔔、20克小米、1000毫升水的比例), 最後煮沸即可。 每天讓寶寶喝2-3 次, 每次100-150毫升, 輕度腹瀉1-2天即可止瀉, 中度腹瀉2-3天即可止瀉, 是腹瀉寶寶飲食治療的首選。

3、 脫脂酸牛奶

將煮沸去皮的100毫升冷卻了的牛奶加85%乳酸10滴。 牛奶經乳酸桿菌發酵後變成優酪乳。 此種優酪乳中的乳糖分解成半乳糖, 適用于腹瀉寶寶。

4、 焦米湯

將米粉或奶膏研磨成粉, 炒至焦黃, 再加水和適量的糖, 煮沸成稀糊狀即可。 焦米湯易於消化, 它的碳化結構還有較好地吸附止瀉作用。

5、 蘋果泥

蘋果也是鹼性食物, 含有果膠和鞣酸, 有吸附、收斂、止瀉的作用。 取一個新鮮、質地酥軟的蘋果切成兩半, 用勺子刮成泥狀即可。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