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家長帶孩子看尿床, 或解小便比較頻繁、排尿時疼痛等問題。 有些家長認為這是中醫所說的腎虛, 但臨床發現, 這些問題與泌尿系統感染有關, 尤其是女童, 更需要考慮到這方面的問題。
Advertisiment
急性尿路感染多見於成年女性, 但嬰幼兒急性泌尿系統感染並不少見。 尿路感染的途徑有兩種:
一是逆行感染。 女性嬰幼兒肛門與尿道口距離較近, 而且尿道短, 約1~2釐米。 因此, 尿道口極易遭到細菌, 特別是大腸桿菌的污染, 細菌沿尿道逆行而上, 進入膀胱、輸尿管、腎臟等部位, 可導致急性尿路感染。
二是血行感染。 嬰幼兒皮膚、黏膜屏障功能不完善, 免疫功能差, 抗感染力低下, 皮膚、口腔、氣管、肺臟等部位遭到細菌感染後, 炎症不易被局限, 會進入血液並隨血流到達腎臟, 經輸尿管、膀胱、尿道下行, 造成感染。
一般稍大點的孩子及成人發生泌尿系統感染的臨床表現比較典型,
Advertisiment
嬰幼兒患了急性泌尿系統感染, 應臥床休息, 多飲開水, 以增加尿量沖刷尿路。 同時, 要在醫生指導下選用抗菌藥物治療。 應該指出的是, 在臨床症狀消失, 尿液檢查正常後, 仍應遵照醫囑用藥2~6周, 並經2~3次尿液檢查正常, 才算是治癒。 治療不徹底的泌尿系統感染可由急性轉為慢性, 進一步發展可能損害孩子的腎臟組織。 在這方面, 有部分家長在給孩子治病時, 總是要求用好藥,
Advertisiment
為了預防嬰幼兒泌尿系統感染, 家長要做到及時更換、洗滌消毒嬰兒尿布, 保持會陰部的清潔衛生;便後給孩子清洗肛門;揩擦大便應由前向後方向進行;最好從小就給孩子穿內褲, 不要讓幼兒穿著開襠褲到處亂坐;孩子皮膚、呼吸道等有了感染性疾病也要及時治療;有包皮過長, 或包莖、尿道下裂等問題, 需要手術治療, 以減少尿道口感染的幾率。
推薦閱讀:尿布疹引發的小痘痘怎麼辦 兒童患糖尿病要用胰島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