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為什麼會出現脫水熱

新生兒脫水熱是由於新生兒機體內水分不足而引起的發熱。 當呼吸、皮膚及大小便失去的水分超過了喂哺新生兒所得的液體量時, 即可發生脫水熱。 當天氣乾燥與炎熱, 或室溫過高、保暖過度時, 均可使新生兒體內水分丟失過多, 如補充供給不足, 即可致發熱。

新生兒脫水熱多發生於出生後2-4天。 新生兒可表現煩躁不安及啼哭, 但一般情況尚可。 無感染中毒症狀, 體溫可突然升高, 有時可達39-40度, 體重可下降, 前囟稍凹陷, 口唇粘膜乾燥, 皮膚彈性較差, 尿量減少, 查體及實驗室檢查未發現其他疾病, 供給足量水分後體溫迅速下降。

Advertisiment

發熱期間, 小兒一般情況良好, 能吃奶, 精神狀態也好。 有個別小兒有輕度煩渴、不安、尿少。 但是, 一般無需特殊治療, 僅多喂幾次葡萄糖水或白開水即可。

如仍不退燒者, 可以用稀釋一倍的75%的酒精擦腋、頸或大腿根部血管, 熱即可退。

小兒在出現脫水熱的同時, 往往伴有體重下降, 這是由於小兒初生2-3天內進食少, 加上呼吸、出汗、排便等顯性和不顯性的丟失、收入失稀所致。 但體重的下降, 一般不超過出生時體重的10%, 這是正常生理現象, 叫做“新生兒生理性體重下降”。 在小兒進食正常以後, 體重會很快回升。

如果生理性體重下降超過出生體重的10%, 而且回升較緩慢, 則是不正常的。 應查明原因, 看是否有、拉烯入量不足或感染等病理因素,

Advertisiment
並及時予以治療。

如何鑒別寶寶是否缺水呢?

可注意觀察他們的睡眠與排尿情況。 發現嬰兒未到餵奶時間就哭鬧不停, 睡眠不安或排尿次數明顯減少, 而且排尿量多, 同時還伴有發熱、口唇乾燥、情緒煩躁等症狀, 那就可能是因缺少水所致的脫水熱。 這時就要及時給嬰兒喂水, 最好在兩次餵奶中間喂些0.5%的淡鹽開水, 非母乳餵養的嬰兒在夏季更應多喂些淡鹽水, 以免發生脫水熱。 當然, 喂水要注意清潔衛生, 要新鮮, 喝水用的奶瓶、奶嘴及水杯更要定時清洗消毒, 以免傳染疾病。

夏季嬰兒為什麼會出現脫水熱呢?

這是因為水是人體組織的主要組成部分, 新生兒體重的80%是水, 嬰兒體重的70%是水。

Advertisiment
人體維持生命活動的各種物質的代謝, 都需要水的參加。 比如, 食物的消化、吸收要靠各種消化液、消化酶, 它們的產生都離不開水;營養物質及氧的運輸是靠血液完成的, 血液中的大部分是水;正常體溫的調節, 主要靠體液的迴圈和汗液蒸發, 這也離不開水的作用;就連肌肉、關節、內臟活動時的潤滑劑也由水組成, 可見水在體內是多麼重要。 特別是嬰兒的新陳代謝旺盛, 體內比成人需要更多的水分。 嬰兒每日每公斤體重需水量為150毫升, 2歲以上的孩子至少也要100毫升。 這些需要的水分除由進食供給外, 還需要另外補充。

夏天氣溫高, 嬰兒排出大量的汗液, 需要比其它季節補充更多的水。 據測定, 體溫每升高1℃, 體內的水分就要蒸發掉10%。

Advertisiment
這時如果不及時給孩子補充水分, 就會發生脫水而發熱, 嚴重者甚至發生。 由於嬰兒大腦中的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健全, 對外界氣溫變化的適應能力差, 抵抗力弱, 加上又不會說話, 即使出現不適, 也只能用哭鬧來表達。 有的年輕父母缺乏經驗, 往往以為孩子哭鬧就是肚子餓了, 於是就迫不及待地給他們吃奶、餵奶粉、粉糕或糖水, 結果因攝入的蛋白質、脂肪、糖過多, 水分相對不足, 導致體內細胞缺水。 這時孩子的體溫就會升得更高, 哭鬧得更厲害。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