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用藥應選擇最適宜的給藥途徑和給藥方法

給藥方法系根據病情輕重緩急、用藥目的以及藥物本身的性質決定, 如對危重病例, 宜用靜注或靜點;治療腸道感染、胃炎、消化性潰瘍以及腸道寄生蟲病等, 宜口服:治療哮喘, 給局部β-腎上腺能受體興奮劑氣霧劑, 通過呼吸道直接給藥作用速度快;對陰☆禁☆道滴蟲病, 多用陰☆禁☆道栓劑等。 正確的給藥途徑和方法對藥物的吸收和發揮作用是至關重要的。 對年長兒, 一定要鼓勵口服。 為了小兒易於灌服藥物, 可將藥物劑型製成水劑、乳劑或糖漿劑。 對不能吞咽或拒絕服藥者而又無法注射時, 可由鼻飼管滴入或由肛門一直腸灌腸給藥。

Advertisiment

靜脈給藥雖然能短期達到血中較高濃度, 保證藥物的完全注入, 但在小兒, 靜脈注射需要較高技術水準;在天氣炎熱季節, 容易引起輸液反應;油溶或油水混懸液靜注, 有引起血管栓塞的危險;有些藥物如去甲腎上腺素、氯化鈣、甘露醇等, 如漏出血管, 可引起局部組織壞死, 反復在同一血管注射, 藥液高濃度刺激可引起靜脈炎。 因此, 不能為了圖省事, 盲目迷信靜脈給藥而濫用靜注、靜滴等給藥途徑, 這樣有時不但起不了作用, 還增加藥物中毒、過敏反應的危險。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