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用藥量酌減參照什麼標準?

近年來, 兒童用藥的安全性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 原因是兒童專用藥物品種和製劑偏少, 許多藥物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沒有足夠的資訊, 特別是用於重症專科疾病的藥物多數沒有針對兒童開發設計。 由於很多藥品沒有兒童劑型, 家長為孩子買藥時經常會選擇不到相應的兒童專用藥, 兒科醫生也經常會開成人藥用于兒童。

兒童專用藥是指依照兒童特點設計, 利用矯味劑來改善入口的苦味, 或使用顆粒劑等劑型容易吞咽, 使孩子接受度提高的藥品。 兒童專用藥另一特點是說明書會有比較詳細的各年齡段用藥劑量,

Advertisiment
並且包裝內常會附有劑量刻度的量器或餵食器, 讓家長方便掌握劑量。

兒童使用成人藥時, 家長最困惑的是用藥量如何計算, 特別是說明書中的“小兒酌減”、“請遵醫囑”、“不良反應尚不明確”等資訊, 不知道到底該怎麼做。 為了安全起見, 家長要做到兒童安全用藥三部曲:瞭解用藥前、用藥中、用藥後的注意事項。

用藥前先算用量

家長要認真查看藥品說明書, 做到對藥品適應證、藥品劑量、使用方法、藥品有效期、禁忌證有哪些等做到心中有數, 保證用對藥、用好藥。 其中, 藥品劑量有一些說明書會寫“小兒酌減”、“請遵醫囑”。 遵醫囑服用時家長也需要仔細看看服用劑量是否正確。 “小兒酌減”不能簡單理解為只用成人量的一半,

Advertisiment
或簡單酌情減少一點, 可以用下面的方法計算用量。

1.按公斤體重計算。 說明書上如果有公斤體重劑量, 可以按孩子的公斤體重計算用藥劑量, 每日(次)需用劑量=每日(次)每千克體重所需的藥量×患兒體重(kg)。 例如, 某藥劑量為“5mg/kg/日, 每日兩次”, 8kg體重的孩子應該吃的劑量:一日總劑量為8×5=40毫克, 分成兩次吃, 每次吃20毫克, 早晚各吃一次。

需要注意的是, 計算結果不一定是整數, 或者劑量有一定的範圍, 一般取中間值劑量。 學齡兒童算出的結果往往偏高, 可採用偏小或下限的劑量;有時算的劑量可能比成人劑量還大, 但實際給藥時不得超過成人劑量;幼兒算出的結果往往偏低, 可採用偏大或上限的劑量。

Advertisiment
另外, 還要看孩子的體質情況, 如果營養不良, 劑量計算出來再酌情減20%左右。

2.按孩子年齡根據成人劑量折算。 說明書上如果只有成人劑量, 孩子用量可根據年齡換算, 公式如下:

1歲以內劑量:成人劑量×0.01×(月齡+3)

1歲以上劑量:成人劑量×0.05×(年齡+2)

例如, 某藥成人用量為每次100毫克(即1片), 8歲兒童1次服量:100(毫克)×0.05×(8+2)=50(毫克), 即8歲兒童服藥劑量為每次50毫克(即半片)。

還有按體表面積計算劑量的, 計算要有孩子的體重和身高, 不太方便計算。

另外, 用藥前看說明書中的禁忌證也是很重要的一項。 禁忌證分禁止使用和謹慎使用兩種情況, 家長對孩子的整體身體情況要清楚, 如是否過敏體質, 是否有哮喘、有心臟病等, 因為有些藥物禁止用於哮喘病人, 而有些藥物對心臟病病人要謹慎使用。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