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疳積的症狀有哪些
疳積是小兒時期, 尤其是1~5歲兒童的一種常見病證。 那麼, 小兒疳積的症狀有哪些?
一、臨床表現
1、面色無華或蒼白, 疲乏無力, 體重逐漸減輕, 皮下脂肪逐漸消失, 肌肉鬆弛, 毛髮乾枯, 重者智力發育差。
2、有母乳不足或餵養不當及慢性病史。
二、主要類型
1、輕度:腹部、軀幹和大腿內側的皮下脂肪變薄, 肌肉不結實, 體重比正常低15%~25%者。
2、中度:腹部、軀幹、四肢皮下脂肪顯著消失, 大腿內側有明顯皺折, 肌肉鬆弛, 皮膚蒼白、乾燥, 臉部明顯消瘦, 體重比正常低25%一40%。
3、重度:全身各部的皮下脂肪完全消失,
Advertisiment
治療小兒疳積食療偏方推薦
◆消積散
配方:雞內金10克, 白術10克, 胡黃連5克。
用法:雞內金、白術、胡黃連分別焙乾研細末, 然後混合拌勻。 分次用開水或米湯水沖服。
功效:消積理脾, 補益氣血。 適合因乳食無度、中傷脾胃所致的小兒厭食或異食, 主要表現為精神萎靡不振、面色不華等。
◆山藥大棗湯
配方:淮山藥15克, 大棗10克, 荸薺粉10克, 糯米30克, 白糖20克。
用法:將淮山藥洗淨切成薄片, 與大棗、糯米同時下鍋加水煮至米爛, 再將荸薺粉攪入鍋中, 最後加入白糖拌勻即可。 宜長期服用。
功效:補脾健胃。 適合疳積後期, 主要表現為形體消瘦、肌肉鬆弛、氣陰俱虛。
此外, 薑素麗提醒家長,
Advertisi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