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病毒性☆禁☆感冒的症狀

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全年都可發生, 但以冬春季發病率最高, 主要見於6歲以下兒童, 而1歲以下嬰幼兒最多。 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導, 全世界小兒腹瀉, 有50%以上為輪狀病毒所致。 本病初起症狀有咳嗽、流涕和發熱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 故易誤認為是感冒。

接著嚴重腹瀉, 每天可達幾次至數十次, 有的還伴有嘔吐。 由於下吐下瀉, 病孩體內喪失了大量的水分和電解質, 致使脫水、抽搐, 甚至發生生命危險。 本病和一般腹瀉、痢疾的區別要點是:此病發生時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 化驗大便時找不到痢疾桿菌和其它腸道致病菌,

Advertisiment
也見不到大量的白細胞、紅細胞, 除大便呈水樣或不成形黃色外, 無其它明顯異常。

一旦發生病毒性腹瀉, 首先要調整飲食, 吃易消化的食物, 如米湯、稀飯或麵條, 並注意飲水或口服補液。 口服補液(ORS)是世界衛生組織統一配方, 含有適當比例的電解質、葡萄糖, 易於吸收, 可及時補充水瀉造成的鈉、鉀、水等電解質丟失。 水瀉厲害的病人可去醫院靜脈輸液, 同時服一些黃連素片、病毒唑等。

只要不出現脫水現象, 病毒性腹瀉經3~7天大多數可自愈。 需要注意的是, 患者不可亂服抗菌素類藥物, 因為抗菌素對病毒無效, 反而可帶來腸道菌群失調等併發症。 在腹瀉期間及好轉的幾天內, 病人不要進食生、冷、油膩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Advertisiment
以免加重胃腸負擔。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