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病毒性腸胃炎的防治

病毒性腸胃炎

孩子腹瀉不停, 給他喝水還吐了出來!

急性腸胃炎依致病原分為病毒性及細菌性兩大類, 王淑美表示, 病原性腸胃炎冬天最常見, 大家熟知的輪狀病毒諾羅病毒(N0rovirus)均屬此類, 而細菌性腸胃炎則多見於夏天。 最近以細菌性☆禁☆感染居多, 其傳染途徑主要為糞便或飛沬傳染, 爸爸媽媽應從加強衛生習慣著手, 小心防範病毒威脅孩子健康。

症狀

輪狀病毒一向是寶寶腸胃道疾病的原凶, 好發於5歲以下幼兒, 最明顯的現象為突然間發高燒、嘔吐、出現水便, 及持續腹瀉約5~7天。 而諾羅病毒比輪狀病毒傳染力更高,

Advertisiment
今年各大醫院均擠滿了受害的人潮, 症狀為噁心、嘔吐、腹瀉及突然發高燒等。

遭受病毒感染後, 約24~48小時才會出現嘔吐、拉肚子的症狀, 不過亦有部分患者12小時便發病, 家長如發現孩子嘔吐後開始發高燒, 便要保持高度警戒。 值得注意的是, 患者的嘔吐物、排泄物亦含有病毒, 媽媽幫他換尿布、清理嘔吐物後, 一定要馬上洗手, 或視情況更換衣物, 減少被感染的機會。

家中緊急處理

孩子如有劇烈嘔吐, 最好暫停給予食物(如牛奶等), 以免再度引發嘔吐加重腸胃負擔, 及連累食道也跟著受傷。 建議採取少量給予的方式, 如每小時補充10cc的電解溶液, 同時儘快就醫治療。

小叮嚀

當孩子出現以下症狀時, 代表可能有脫水的疑慮,

Advertisiment
應盡速去大醫院檢查:

1.一天腹瀉或嘔吐超過5次。

2.小便量大幅減少, 且顏色加深。

3.嘴唇很幹, 皮膚彈性很差, 哭的時候沒有淚水。

4.不像平常般玩鬧, 精神活力變差很多。

NG處理法

1.很多家長擔心頻繁地嘔吐會造成脫水, 常在孩子剛吐完後給他大量的水喝。

2.或是家長雖知嘔吐完最好不要喝水, 但耐不住小孩一直吵著要喝, 就縱容小孩拿起水大口大口的喝下去。

這兩者都會害到小孩, 再度引發嘔吐, 更加不舒服;正確的做法是應空腹一小時後, 採取少量多次的方法。

治療方式

細菌性腸胃炎若不及時治療, 可能併發脫水、電解質失衡, 甚至休克等, 因此治療上以補充水分、維持電解質平衡為主。 症狀較輕者, 醫師會開立消脹氣、整腸、收斂劑等藥物,

Advertisiment
減輕腸胃不適, 而止瀉劑因可能使脹氣變得更厲害, 故非所有人均適用。 若懷疑患者有脫水跡象, 或劇烈嘔吐、腹瀉, 則需保持空腹狀態留院觀察6~8小時, 並且接受點滴輸液及血中電解質、醣類檢查, 而中、重度患者可能需住院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