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癲癇

小兒良性癲癇也稱良性部分發作性癲癇, 屬兒童期特有的一種類型, 特點是只發生在小兒某一特定的發育時期(成人無此病), 不是由於局限性疾病所致, 有明顯遺傳因素, 發作時意識不喪失, 沒有智力缺損, 能自然緩解, 愈後良好。


一、什麼是小兒癲癇
自胎兒至青少年這一時期, 發生于這個年齡段的癲癇統稱為小兒癲癇。 小兒癲癇是小兒時期常見的一種病因複雜的、反復發作的神經系統綜合症, 由陣發的暫時性腦功能紊亂所致, 民間俗稱“羊兒風”。
二、小兒癲癇症狀
小兒癲癇發作時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

Advertisiment
但都具有突發突止和週期性發作的特點。
小兒常見的有大發作、失神小發作及小兒良性癲癇。 大發作時患兒突然神志喪失, 呼吸暫停, 面色青紫, 瞳孔散大, 四肢強直, 雙手握拳, 然後轉入陣發性抽搐, 口吐白沫, 發作一般持續1—5分鐘。 失神小發作的小兒表現為突然意識喪失, 活動中斷, 兩眼凝視或上翻, 但不跌倒, 不抽搐, 歷時1—10秒鐘, 發作後意識很快恢復。
小兒良性癲癇發作時多為一側面、唇、舌的抽動, 可伴有該部的感覺異常, 不能說話, 流涎, 一般神志清楚, 夜間發作多, 預後比較好。


三、小兒癲癇的原因
1、產傷:是嬰幼兒症狀性癲癇的常見原因, 造成產傷的原因有產鉗助產、胎頭吸引器吸引、頭盆不稱、胎位異常、胎兒過大、產程過長、初產婦年齡過大、產道緊張等。

Advertisiment

2、先天性因素:腦畸形、腦積水、染色體異常等先天疾病, 以及胎兒出生以前在母體內受到的損害, 它可造成大腦發育異常, 生後出現癲癇發作, 如孕婦腹部受傷、子宮出血、紫外線照射、服用對胎兒有害藥物、各種微生物尤其是風疹、麻疹病毒及弓形體感染等。
3、腦的疾病:腦發育不全、腦發育遲緩、腦萎縮, 各種腦炎、腦膜炎、腦膿腫病人愈後部分人可有癲癇後遺證;腦血吸蟲、腦囊蟲病可引起癲癇。
4、羊水吸入胎兒窒息、臍帶繞頸、胎盤早剝、前置胎盤、臍帶脫垂、剖腹產等, 日後發病率明顯增加。
5、中毒:鉛、煤氣、農藥以及全身性疾病如肝性腦病、急進性腎炎、尿毒癥等均可引起癲癇發作。
6、營養代謝性疾病:低血糖、糖尿病昏迷、維生素B 6缺乏、甲亢等均可引起癲癇發作。
Advertisiment

7、外傷和免疫力低下:外傷和有些嬰幼兒經常感冒發燒 , 有時也可引起癲癇。
8、遺傳因素:癲癇病人的子女有百分之五發生癲癇。


四、小兒癲癇治療
癲癇的治療原則是以早為宜, 小量開始、規律服藥、療程要長。 藥物種類或劑量的增減均應循序漸進, 否則, 可能引起藥物過量或癲癇發作。 通常抗癲癇藥需用至未次發作後2—4年, 其中包括l—2年的逐漸減量過程。
小兒的組織器官柔嫩, 功能不完善, 對抗癲癇藥的吸收、分佈、代謝、排泄等都不同于成年人, 用藥過程要根據這些特點來斟酌分析靈活應用, 強調個體化, 控制副作用, 採用綜合療法, 標本兼治。
1、根據癲癇發作類型選擇安全、有效、價廉和易購的藥物。

Advertisiment

2、藥物劑量從常用量低限開始,逐漸增至發作控制理想而又無嚴重毒副作用為宜。
3、給藥次數應根據藥物特性及發作特點而定。
4、一般不隨意更換或間斷, 癲癇發作完全控制2—3年後,且腦電圖正常,方可逐漸減量停藥。
5、應定期藥物濃度監測,適時調整藥物劑量。


五、小兒癲癇的急救護理
1、癲癇大發作開始, 應立即扶病人側臥防止摔倒、碰傷。
2、然後解開其領帶、胸罩、衣扣、腰帶, 保持呼吸道通暢。
3、頭側立, 使唾液和嘔吐物儘量流出口外。
4、取下假牙, 以免誤吸入呼吸道。
5、防止舌咬傷, 可將手帕卷成或用一雙筷子纏上布條塞入其上下牙之間。
6、抽搐時, 不要用力按壓病人肢體, 以免造成骨折或扭傷。
7、發作過後昏睡不醒,

Advertisiment
盡可能減少搬動, 讓病人適當休息, 可給吸氧氣。
8、已摔倒在地的病人, 應檢查有無外傷, 如有外傷, 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處理。
9、有癲癇病史者, 必須按醫囑規律性地服用抗癲癇藥物, 切忌擅自減量或停服, 否則會導致癲癇病復發或持續發作。
10、首先癲癇大發作, 一定要立即呼吸叫120”急救電話, 請醫生前來急救, 即使發作已停止, 也必須到醫院去進一步檢查, 確定病因, 對症治療, 防止復發。
11、小兒驚厥(類似癲癇發作)以高燒引起的多見, 這時應儘快地把體溫降下來, 有利於防止再次發生驚厥, 並應儘快送到有兒科的醫院進一步檢查治療。


六、小兒癲癇的注意事項
腦電圖是癲癇的一種手段, 但陽性率只有60%左右, 如果作24小時動態記錄, 則可提高診斷的陽性率。但作出病因診斷有時比較困難,有些病例經過各方面的檢查,病因仍然不明。 一旦小兒確診為癲癇,用藥一定要按照醫生處方來進行,治療過程中家長應配合醫生,長注意以下幾點:
1、定期服藥
應按照醫生的囑咐調整藥物的種類及劑量。原則上以最少的藥物、最小的劑量控制發作為前提。服藥時期應自發作控制後持續2~4年,然後在1~2年內逐漸減量、停藥。一定要堅持每日服藥,擅自停藥或減量常會引起發作。
2、定期隨訪
期去醫院隨訪療效,觀察藥物的副反應及毒性作用。
3、注意安全
癲癇未完全控制前有隨時發作的可能,所以嚴禁游泳、攀高、騎自行車基在河邊玩,過馬路要遵守交通規則,以防意外事故的發生。
4、勞逸結合
若癲癇患兒智力正常,應上學讀書。平時生活要有規律,保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時間。避免不良因素,如進水或進食過多、過度疲勞、異常興奮等,可以誘發癲癇發作。
5、心理因素
癲癇患兒常常受到家長的過分照顧和重視,也有的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歧視,這兩種現象均對患兒的心理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家長和老師、同學們要正確對待他們。 此外,如果癲癇患兒伴有不同程度的智慧遲緩,除積極治療癲癇外,應加強教育。

則可提高診斷的陽性率。但作出病因診斷有時比較困難,有些病例經過各方面的檢查,病因仍然不明。 一旦小兒確診為癲癇,用藥一定要按照醫生處方來進行,治療過程中家長應配合醫生,長注意以下幾點:
1、定期服藥
應按照醫生的囑咐調整藥物的種類及劑量。原則上以最少的藥物、最小的劑量控制發作為前提。服藥時期應自發作控制後持續2~4年,然後在1~2年內逐漸減量、停藥。一定要堅持每日服藥,擅自停藥或減量常會引起發作。
2、定期隨訪
期去醫院隨訪療效,觀察藥物的副反應及毒性作用。
3、注意安全
癲癇未完全控制前有隨時發作的可能,所以嚴禁游泳、攀高、騎自行車基在河邊玩,過馬路要遵守交通規則,以防意外事故的發生。
4、勞逸結合
若癲癇患兒智力正常,應上學讀書。平時生活要有規律,保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時間。避免不良因素,如進水或進食過多、過度疲勞、異常興奮等,可以誘發癲癇發作。
5、心理因素
癲癇患兒常常受到家長的過分照顧和重視,也有的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歧視,這兩種現象均對患兒的心理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家長和老師、同學們要正確對待他們。 此外,如果癲癇患兒伴有不同程度的智慧遲緩,除積極治療癲癇外,應加強教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