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發熱未必是病重的表現

小兒發熱可以說是在寶寶中常見的一種臨床症狀。 一般情況下, 小兒發熱是身體跟入侵病源做戰鬥的一種保護性反應。 是人體以抵抗免疫系統來與感染進行對抗的一個過程。 有的爸爸媽媽啊可能到寶寶發熱就以為就驚恐失措, 其實這是沒有必要。 小兒發熱並不意味著寶寶病重。

小兒發熱的生理機制實際上是白細胞發現了入侵的病原, 於是就釋放出蛋白質, 產生一種內源性致熱物質, 這種物質刺激丘腦的下部, 使體溫的調節失常, 從而引起發熱。 人體的免疫系統在體溫較高的時候, 戰鬥力會得到增強;而不少細菌和病毒在溫度較高的情況下,

Advertisiment
進攻的能力也會降低。 人體每一次發熱, 都會給免疫系統一次鍛煉的機會。

瞭解了小兒發熱的產生機制

寶寶見到寶寶發熱時既不要驚慌, 也不必急於用退熱藥。 通常情況下, 倘若只是普通的小兒發熱而沒有其它明顯的不適, 不服用退熱藥反而更好。 這樣, 既可以使醫生通過瞭解熱型及發熱程度做出確切診斷, 又保護了機體的自然防禦能力。

小兒的正常體溫可以因氣溫, 飲食, 年齡, 哭鬧, 以及衣被的厚薄等因素有一定範圍的波動。 體溫稍有升高, 並不一定有病理意義。 在小兒確實體溫升高時, 要注意觀察患兒的神態和舉止, 而不要單純依賴體溫計。 一個體溫在38℃,

Advertisiment
神情呆滯的孩子, 和一個體溫在40攝氏度, 但仍然頑皮的寶寶相比, 前者更值得我們關注。 而一個機體抵抗力低的寶寶, 縱使患了嚴重的疾病, 也很可能不會發熱。

可以說, 小兒發熱是機體的一種防衛反應, 但發熱過高或長期發熱可使機體各種調節功能受累, 從而影響小兒的身體健康。 所以爸爸媽媽們見到小兒發熱的時候, 就應該積極查明原因, 針對小兒發熱的病因來進行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