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法:
1、取兒童特質艾條, 溫和灸神闕、湧泉穴位處, 艾條點燃端與施灸局部皮膚的距離以5~15釐米為佳, 以能忍受的溫度為度, 每穴每次灸15分鐘, 每日1次。
2、10次一療程。 神闕、大椎兩穴每日採用同樣方法艾灸, 湧泉、肺俞、膏肓俞、脾俞四對穴左右隔日交替施灸。
3、五倍子9克, 肉桂9克, 打成粉末, 用醋調勻, 敷湧泉穴, 每天更換1貼。
注意:
輔助按摩有助於恢復, 以捏脊, 揉腹和點按足三裡繼續每天1~2次, 則效果會更好。 捏脊法為徒手沿著脊椎兩旁由下往上捏拿。 揉腹和點按足三裡以寶寶舒服的方式為宜,
Advertisiment
2 小兒盜汗艾灸的治療方法:小兒盜汗的原因
引起小兒盜汗的原因很多, 應具體分析, 辨證施治。 一般來說, 小兒盜汗可歸納為以下兩種, 生理性盜汗和病理性盜汗。
1、生理性盜汗
(1)小兒時期, 由於皮膚內水分較多, 毛細血管豐富, 新陳代謝旺盛, 植物神經調節功能尚不健全, 活動時容易出汗。
(2)倘若小兒入睡前活動過多, 可使機體產熱增加, 或者進食不久胃腸蠕動增強, 胃液分泌增多, 汗腺分泌也隨之增加, 這些均可造成小兒入睡後出汗較多, 尤其在入睡最初2小時內。
(3)盜汗還見於睡前吃過較燙的飲食, 或被子蓋得太多大厚, 或室內溫度過高等。 上述誘因均可使丘腦下部體溫調節中樞發出信號, 引起交感神經興奮,
Advertisiment
2、病理性盜汗
有些小兒入睡後, 出汗以上半夜為主, 這往往是血鈣偏低引起的。 低鈣容易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 好比打開了汗腺的“小龍頭”, 這種情況在侗樓病患兒中尤其多見。
注意:盜汗並非是拘樓病特有的表現, 應綜合分析, 必要時檢查血鈣、血磷、鹼性磷酸酶以及腕骨x線攝片等, 以確定小兒是否有活動性侗樓病。
3 小兒盜汗艾灸的治療方法:小兒艾灸的好處
1、溫經散寒, 行氣活血
這是艾灸非常擅長的, 我們常常用來調理各種氣血瘀滯, 受寒等等。 現代書籍認為艾灸等調治400多種病, 但是古人認為艾灸無病不治。
2、補脾益腎, 扶陽固本
艾本身就具有火的能量, 在中醫裡火生土, 土是脾胃,
Advertisiment
3、清熱瀉火, 消腫散結
清熱瀉火用的最多的就是發燒的孩子、還有急性扁桃腺、腮腺炎、手足口病、反復高燒不退的孩子, 用灸法特別好。 消腫散結的作用非常大, 像風濕、小兒腮腺炎、扁桃腺等等就是運用艾的這種作用。
4、溫通經絡, 除邪止痛
艾是特別好的能疏通經絡的植物, 一個健康的人最主要的是氣血充足、經絡通暢, 當你有這兩個條件的時候, 亞健康就遠離你了。 尤其當孩子腹痛的時候, 灸一灸, 很快疼就沒有了。
4 小兒盜汗艾灸的治療方法:小兒艾灸的注意事項
1、專心致志, 耐心堅持
施灸時要注意思想集中,
Advertisiment
2、要注意體位、穴位的準確性
體位要適合艾灸的需要, 同時要注意體位舒適、自然, 要根據處方找准部位、穴位, 以保證艾灸的效果。
3、避免穿著化纖、羽絨等質地衣物
防火現代人的衣著不少是化纖、羽絨等質地的, 很容易燃著, 因此, 施灸時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 尤其是用艾炷灸時更要小心, 以防艾炷翻滾脫落。 用艾條灸後, 可將艾條點燃的一頭塞人直徑比艾條略大的瓶內, 以利於熄滅。
4、注意保暖和防暑
因施灸時要暴露部分體表部位, 在冬季要保暖, 在夏天高溫時要防中暑, 同時還要注意室內溫度的調節和開換氣扇,
Advertisiment
5、要防止感染化膿灸或因施灸不當
局部燙傷可能起瘡, 產生灸瘡, 一定不要把瘡搞破, 如果已經破潰感染, 要及時使用消炎藥。
6、注意施灸溫度的調節
對於皮膚感覺遲鈍者或小兒, 用示指和中指置於施灸部位兩側, 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溫度, 做到既不致燙傷皮膚, 又能收到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