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積食影響健康,來學習如何消掉“小肚腩”

小兒積食

寶寶積食在以嬰幼兒發病率較高。 多因吃東西不自節, 或餵養不當, 或過食生冷瓜果及難以消化食物, 造成食物停滯於腸胃, 損傷脾胃形成的。 寶寶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動, 有時還會咬咬牙。 所謂食不好, 睡不安。 寶寶最近大開的胃口縮小了, 食欲明顯不振。 寶寶常說自己說肚子漲, 肚子疼。 可以發現寶寶鼻樑兩側發青。 舌苔白且厚。 還能聞到呼出的口氣中有酸腐味。 如果寶寶有上述症狀, 那就是積食的表現了。 積食會引起噁心、嘔吐、食欲不振、厭食、腹脹、腹痛、口臭、手足發燒、皮色發黃、精神萎靡等症狀。

Advertisiment

相關閱讀:小肚子鼓鼓囊囊 你家寶寶積食了嗎?

積食危害

食物沒有被及時地消化吸收, 就會鬱積生熱化火。 我說積食是小兒生病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 是因為如果有積食了, 就相當於第一張多米諾骨牌要倒了, 那將會給孩子帶來很多很多家長都想不到的問題。

Advertisiment

咳嗽

積食會導致咳嗽, 也就是中醫上說的“食咳”。 這在古代的醫書上有很多記載, 比如《內經》:“食於胃, 關於肺”;《醫學入門》:“食咳因積食生痰, 痰氣沖胸腹滿者”;《脾胃論》:“脾虛肺最受病”。

很多家長不理解, 脾和肺是兩個器官, 積食怎麼能引起咳嗽呢?這要從中醫上就能解釋得通了, 因為五臟之間都是有聯繫的。

脾為生痰之源, 肺為貯痰之器。 積食過久, 脾胃虛弱, 日久就容易生痰, 導致咳嗽不止。

所以說, 看那些食咳的小兒, 大多有積食化熱的症狀, 比如說肚子脹、不愛吃飯、噯腐、口臭、手足心熱、大便幹結或便秘, 舌質偏紅、舌苔厚膩等。 這時候給孩子用一些消食和胃為主、肺胃同治的藥, 效果就會特別好。

發熱

積食導致的發熱叫“積熱”,

Advertisiment
吃的食物都停滯在中焦, 積滯時間長了就會化熱, 熱蒸于內, 孩子體溫就上去了。

這類孩子大多面黃、腹脹、吐瀉、乳食不化、大便酸臭異常, 這都是吃東西吃住了。 《脈經》中就說:“小兒有宿食, 嘗暮發熱.明日複止, 此宿食熱也。 ”

肺炎

積食為什麼會導致肺炎?這也是一套多米諾骨牌:積食傷脾→脾虛生痰→痰貯於肺→痰阻肺道→鬱久化熱、傷肺。 你看那些得肺炎的孩子, 大多身體都不是太好, 這跟積食時間長有關。 脾虛日久→土(脾)不生金(肺)→肺陰虧虛→陰虛內熱→子盜母氣→脾氣更虛。

黃大夫為啥看小兒病那麼神, 他就明確跟家長們講, 脾虛生痰, 鬱熱煉液為痰;而痰貫穿于小兒肺炎疾病全過程, 是小兒得肺炎的重要因素。 所以, 門診上很多得肺炎的小兒,

Advertisiment
把脾胃功能調好了, 肺炎也跟著好了。

中醫上有“杜痰”的說法, 可以預防肺炎。 為啥是這個“杜”呢?防微杜漸嘛, “杜”是杜絕的意思。

便秘

再說一個積食與便秘的多米諾骨牌。 古代有個小兒方面的醫書非常有名, 叫《幼科發揮》, 上面說:“太飽傷脾”。 太飽一方面可以理解為吃得太飽, 也可以理解為腹脹、積食。 所以, 就會有:太飽傷脾→脾常不足→脾胃運化不及→積滯腸腑→積久化熱→積熱蘊結→腸道傳導失常→大便秘結不通。

所以, 有些家長一看孩子便秘了, 給孩子吃點瀉藥吧!雖然當時有用, 但過後更嚴重。 因為它的病根兒不在那個位置。 打個形象的比喻, 您可以把積在腸道裡的大便想像成船, 腸道裡的水少了, 大便下不去,

Advertisiment
那就“增水行船”。 多讓孩子喝水, 河(腸道)裡的水多了, 船自然就能起動了。

小兒積食怎麼辦?

食療

1.糖炒山楂

功能:清肺、消食。 尤其是對付吃肉過多引起的積食。

做法:取紅糖適量(如寶寶有發熱的症狀, 可改用白糖或冰糖), 入鍋用小火炒化(為防炒焦, 可加少量水), 加入去核的山楂適量,再炒5-6分鐘,聞到酸甜味即可。每頓飯後讓孩子吃一點。

我的親身體驗:

用糖炒總覺得麻煩,我發現給寶寶煎服山楂湯也很有效果。我從超市買了些新鮮山楂,洗淨取適量切成小塊,放入燉鍋中小火煮3-4小時,煮出湯色後,用乾淨紗布過濾果塊和雜質,根據寶寶的口味,稀釋或者加糖,讓寶寶當成水喝。有時如果沒有買到新鮮山楂,就買些未加工過山楂幹代替,用高壓鍋大火滾燒後轉小火淬制汁水,讓寶寶服用。另外,我發現山楂有清肺功效。

2.山藥米粥

功能:調補脾胃,滋陰養液。運用于小兒積食不消,吃飯不香,體重減輕,面黃肌瘦。

做法:取幹山藥片100克,大米或小黃米(粟米)100克,白糖適量。將大米淘洗乾淨,與山藥片一起碾碎,入鍋,加水適量,熬成粥。

提醒:

如果去藥店買幹山藥不方便,可以在超市里購入新鮮山藥,那種褐色長長,像是根莖類作物就是山藥。除了熬粥,山藥還可以炒著吃,味道粘滑,但效果也是不錯的。

3.白蘿蔔粥

功能:開胸順氣,健胃。對小兒消化不良,腹脹有療效。

做法:白蘿蔔1個,大米50克,糖適量。把白蘿蔔、大米分別洗淨。蘿蔔切片,先煮30分鐘,再加米同煮(不吃蘿蔔者可撈出蘿蔔後再加米)。煮至米爛湯稠,加紅糖適量,煮沸即可。

提示:

白蘿蔔本就是清涼敗火的食物,我平時就經常單獨做湯給寶寶喝,但可能是因為味道的緣故,孩子並不愛吃,現在放在粥中,又加了紅糖,孩子愛吃多了。

推拿按摩

捏脊:讓寶寶趴在床上,夏日可脫去上衣,露出背部,沿寶寶脊椎兩旁二指處,用兩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從尾骶骨開始,將皮膚輕輕捏起,慢慢地向前捏拿,一直推到頸部大椎穴,由下而上連續捏五六次為一組,捏第三次時,每捏三下須將皮膚向上方提起。此法最好堅持每日早晚各做一組。

推脾土:脾土穴在大拇指的螺紋面(見圖下①),媽咪可用拇指順時針方向旋轉按摩,每天1次,每次200下。

揉板門:板門在大魚際隆起處(見下圖②),媽咪可用拇指順時針給寶寶揉推,每天1次,每次50下。

摩腹:媽咪先搓熱手掌,然後順時針給寶慢慢按摩腹部30下左右。

藥物治療

小兒化食丸

當寶寶貪食受涼後,引起肚腹脹滿,噁心嘔吐、煩躁口渴、舌苔黃厚、大便乾燥時,可服用小兒化食丸

包裝:每丸1.5g

用法:1歲以下每次服用1丸,每天2次,大於1歲每次服用2丸,每天2次

提示:要用開水溶化後服用

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

當寶寶因積食引起咳嗽、喉痰鳴、腹脹如鼓,不思飲食、口中有酸臭氣味時,可服用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

包裝:每支10ml

用法:

小於1歲每次服用5ml,每天3次;

1-2歲每次服用10ml,每天3次;

2-4歲每次服用15ml,每天3次;

5歲以上每次服用20ml,每天3次。

提示:溫開水送服,二歲以上的寶寶可直接飲服。

相關閱讀:小兒積食的三種改善方法

加入去核的山楂適量,再炒5-6分鐘,聞到酸甜味即可。每頓飯後讓孩子吃一點。

我的親身體驗:

用糖炒總覺得麻煩,我發現給寶寶煎服山楂湯也很有效果。我從超市買了些新鮮山楂,洗淨取適量切成小塊,放入燉鍋中小火煮3-4小時,煮出湯色後,用乾淨紗布過濾果塊和雜質,根據寶寶的口味,稀釋或者加糖,讓寶寶當成水喝。有時如果沒有買到新鮮山楂,就買些未加工過山楂幹代替,用高壓鍋大火滾燒後轉小火淬制汁水,讓寶寶服用。另外,我發現山楂有清肺功效。

2.山藥米粥

功能:調補脾胃,滋陰養液。運用于小兒積食不消,吃飯不香,體重減輕,面黃肌瘦。

做法:取幹山藥片100克,大米或小黃米(粟米)100克,白糖適量。將大米淘洗乾淨,與山藥片一起碾碎,入鍋,加水適量,熬成粥。

提醒:

如果去藥店買幹山藥不方便,可以在超市里購入新鮮山藥,那種褐色長長,像是根莖類作物就是山藥。除了熬粥,山藥還可以炒著吃,味道粘滑,但效果也是不錯的。

3.白蘿蔔粥

功能:開胸順氣,健胃。對小兒消化不良,腹脹有療效。

做法:白蘿蔔1個,大米50克,糖適量。把白蘿蔔、大米分別洗淨。蘿蔔切片,先煮30分鐘,再加米同煮(不吃蘿蔔者可撈出蘿蔔後再加米)。煮至米爛湯稠,加紅糖適量,煮沸即可。

提示:

白蘿蔔本就是清涼敗火的食物,我平時就經常單獨做湯給寶寶喝,但可能是因為味道的緣故,孩子並不愛吃,現在放在粥中,又加了紅糖,孩子愛吃多了。

推拿按摩

捏脊:讓寶寶趴在床上,夏日可脫去上衣,露出背部,沿寶寶脊椎兩旁二指處,用兩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從尾骶骨開始,將皮膚輕輕捏起,慢慢地向前捏拿,一直推到頸部大椎穴,由下而上連續捏五六次為一組,捏第三次時,每捏三下須將皮膚向上方提起。此法最好堅持每日早晚各做一組。

推脾土:脾土穴在大拇指的螺紋面(見圖下①),媽咪可用拇指順時針方向旋轉按摩,每天1次,每次200下。

揉板門:板門在大魚際隆起處(見下圖②),媽咪可用拇指順時針給寶寶揉推,每天1次,每次50下。

摩腹:媽咪先搓熱手掌,然後順時針給寶慢慢按摩腹部30下左右。

藥物治療

小兒化食丸

當寶寶貪食受涼後,引起肚腹脹滿,噁心嘔吐、煩躁口渴、舌苔黃厚、大便乾燥時,可服用小兒化食丸

包裝:每丸1.5g

用法:1歲以下每次服用1丸,每天2次,大於1歲每次服用2丸,每天2次

提示:要用開水溶化後服用

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

當寶寶因積食引起咳嗽、喉痰鳴、腹脹如鼓,不思飲食、口中有酸臭氣味時,可服用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

包裝:每支10ml

用法:

小於1歲每次服用5ml,每天3次;

1-2歲每次服用10ml,每天3次;

2-4歲每次服用15ml,每天3次;

5歲以上每次服用20ml,每天3次。

提示:溫開水送服,二歲以上的寶寶可直接飲服。

相關閱讀:小兒積食的三種改善方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