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積食推拿手法附圖

1 小兒積食推拿手法一 清大腸經(3分鐘)

位置:位於食指橈側面, 食指間至虎口成一條直線。

手法:用一隻手托住孩子的手掌, 暴露橈側緣, 然後用另一隻手的拇指螺紋面從孩子手掌虎口推向食指指尖。

作用:清利腸腑、除濕熱、導積滯, 多用於治療便秘、食積等症。

2 小兒積食推拿手法二 揉板門(5分鐘)

位置:板門位置在拇指下。

手法:掌面大魚際肌之中點, 重按有酸麻感, 為胃全息反應點。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滯, 多用於防治食積、腹脹、食欲不振。

3 小兒積食推拿手法三 順運內八卦(5分鐘)

位置:內八卦位於手掌面, 以掌心為圓心,

Advertisiment
從圓心之中指橫紋內2/3和外1/3交界點為半徑, 作畫圈狀。

手法:以圖中黑點為起點, 做順時針作畫圓, 運的感覺為接觸皮膚, 又不產生壓力, 又像是懸空, 想像八卦那種柔和感

作用:形滯銷食, 常用於食欲不振等病症。

4 小兒積食推拿手法四 推四橫紋(3分鐘)

位置:四橫紋位於四指第一指間關節橫紋處。

手法:用拇指橈側緣或食、中指螺紋面, 在穴位上作直線推動稱為推法, 為改善積食等問題的要穴之一。

123 5 小兒積食推拿手法五 清天河水(3分鐘)

位置:天河水位于前臂正中總筋至洪池(曲澤)成一直線。

手法:用一隻手握住孩子的手腕, 使其掌心向上, 然後用中指、食指指腹自孩子腕橫紋推向肘橫紋直推, 推的方向一定是從腕到肘,

Advertisiment
不可反向操作!

作用:清天河可清熱解表, 瀉心火等, 為常用小兒推拿穴位之一。

6 小兒積食推拿手法六 掐四橫縫 (5分鐘)

位置:四橫紋在手掌面, 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第一指間關節橫紋處(注:“指間關節”即指骨與指骨之間形成的關節)。

作用:理中行氣, 化積消脹, 退熱除煩。 四縫也為消化類的常用穴位之一。

7 小兒積食推拿手法七 下推七節骨(3分鐘)

位置:該穴位于腰骶正中, 第4腰椎至尾椎成一直線。

手法:用一手拇指或者食指、中指外側緣自上而下直推, 約100-300次。

作用:向上推溫陽止瀉, 並治脫肛;向下推治便秘等症。

8 小兒積食推拿手法八 分腹陰陽(5分鐘)

位置:腹陰陽即兩肋弓下緣(也可以說是自中脘到臍)

手法:用雙手拇指自劍突下分別沿肋弓下緣或中脘到臍,

Advertisiment
向兩旁分推。

作用:健脾和胃, 理氣消食, 多用於防治腹痛、腹脹、消化不良、煩躁不安、夜啼等症。

123 9 小兒積食推拿手法九 摩腹(5分鐘)

手法:一般採用順時針的方式, 使大便沿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的方向運動, 堅持操作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成人也是。 稍大點的孩子可以採用揉腹的方式, 即有一定的滲透力進行。

作用:健脾和胃, 理氣消食, 多用於防治腹痛、腹脹、便秘、疳積等症。

10 小兒積食推拿手法十 揉足三裡(5分鐘)

位置:足三裡位於外膝眼下3寸, 脛骨旁1寸。

手法:用拇指按揉該穴。

作用:足三裡為人體第一保健穴位, 按揉足三裡可健脾和胃、調中理氣、通絡導滯, 對於孩子因脾胃不和引起的食積不化有調理作用。

Advertisiment

11 小兒積食推拿手法十一 捏脊3-5遍

位置:後背正中, 整個脊柱, 從大椎至長強成一條直線。

手法:由下往上提捏孩子脊旁1.5寸處3-5遍, 每捏3次向上提一次。

作用:捏脊可以促進孩子脾胃消化, 避免腸胃積食。

12 小兒積食推拿手法 注意事項

1、推拿最好一天一次(重症推拿兩次), 推拿只做小孩左手, 推拿力度為帶動皮下組織, 推拿介質用爽身粉或嬰兒油。

2、小孩年齡不同, 組方中各穴位相同時間下的推拿次數會不一樣, 須注意。

3、厭食的小孩重點是揉足三裡與揉腹, 每天早晚堅持揉5分鐘, 長期堅持必能改變小孩脾胃狀況。

4、如果通用方使用後, 症狀仍得不到緩解, 請及時到有經驗的小兒推拿調理師或正規醫療管道治療, 切莫在家獨自折騰耽誤孩子病情。

Advertisiment

5、如果孩子內熱較重、或者因積食而發燒, 可加推清胃經、清補脾經、退六腑。

相關文章

小兒厭食推拿手法圖解

小兒便秘推拿手法圖解

幼兒強身健體推拿手法

123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