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肚擠流水是怎麼回事

小兒特別是斷臍不久的新生兒常有肚臍流水(指肚臍發濕、有分泌物)的現象, 有的經過治療短時間內就好了, 有的則長期不愈, 少數病兒甚至從肚臍流出糞汁或帶尿味的液體, 這是怎麼回事呢?回答這個問題要先從胎兒時期談起。

大家知道, 胎兒通過臍帶與母體的胎盤相連, 臍帶根部和胎兒腹部正中連接處稱為臍。 臍帶內有臍靜脈和臍動脈(和胎兒內的血管相連接)以及卵黃管(和胎兒的小腸連接)、臍尿管(和胎兒的膀眯連接)等結構。 這些結構在斷臍後, 或閉塞、或退化、或消失, 最後僅殘留一皮膚凹陷,

Advertisiment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肚臍。 如果胎兒臍部發育過程異常或有殘遺結構的存留, 就會形成各種漪形, 其中引起小兒肚臍流水的疾病有:

1)擠茸, 它是胎兒時期臍部枯膜殘留物, 臨床上鋅多見。 病變的外表顏色稍紅, 很象一小塊粉紅肉, 位於肚臍中央, 分泌物不斷, 碰之, 有時流少量的血性物。

2)卵黃管痿, 它是卵黃管未閉合的殘留管道。 多在肚臍中心有一瘩孔, 由孔處流出糞便樣物是其特點, 此病在臨床上不多見。

3)臍尿管疾它是臍尿管未閉合的殘留管道, 肚臍中央的下方有虔孔, 由孔處流出尿味的液體是其特點, 此病在臨床上也不多見。

以上三種情況多需要手術治療。 除上述畸形外, 以下原因也可以引起小兒肚臍流水:

Advertisiment

1)臍炎多因斷臍後肚臍被污染所致, 本病是新生兒常見疾病。 除肚臍有膿性分泌物外, 肚臍周圍有時紅腫, 厲害時可引起腹壁大片發炎以及敗血症。 治療須使用抗菌素, 臍部可用75酒精清潔後, 外上臍帶粉, 若形成膿腫者, 要及早開刀排膿。 有些小兒用手摳肚臍, 有時會造成臍部換傷而繼發感染, 也可按臍炎來處理。

2)擠肉芽它是斷臍後未癒合的傷口受異物刺激形成的櫻紅色腫物, 多位於肚臍中央, 約米粒到黃豆大小, 其表面在放大鏡下觀察, 尤如剛長出的一叢叢小苗芽, 故得名肉芽。 治療可用20%硝酸銀燒灼, 必要時用電灼或手術切除。 木病在臨床上較多見。

3)肚擠濕疹小兒有時濕疹剛好長在臍部, 肚臍內或周圍常有小的紅丘疹或皮膚糜爛,

Advertisiment
分泌物時多時少, 由於搔癢常合併臍周圍抓痕。 治療可用10%峽喃西林液清洗濕疹處, 然後塗以40%氧化鋅油, 每日可洗塗藥1-2次。 此病在臨床上也較多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