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之道網導讀:
小兒腦積水怎樣治療?腦積水是一種常見的腦血管疾病。 那麼, 小兒腦積水怎樣治療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小兒腦積水怎樣治療
新生兒患者可以採取物理加中醫的治療方法。 這個方法是在中醫的理論下結合現代化治療儀器, 共同作用的治療方法, 再結合益智康腦丸進一步促進患者恢復, 治療時摒棄了西醫的副作用和依賴性, 逐漸控制改善當前的病症。
新生兒腦積水也可以採取手術治療, 可選擇腦室-腹腔分流術, 但手術後容易併發分流不足、分流過度、分流管梗阻及感染等。
Advertisiment
有條件的也可在內鏡下微創手術治療, 這個不需要終生帶管。 其中, 軟性內鏡是一種新的工具, 其外徑僅有3.8mm, 相當於筷子粗細。 由於其柔軟、纖細、靈活的特性, 在腦積水的診斷和治療中有其獨特優勢, 因為它創傷更小, 恢復更快, 效果更佳。
小兒腦積水怎麼辦
一、藥物治療
(1)抑制腦脊液分泌藥物:如乙醯唑胺(醋氮醯胺), 100m
g/(kg?d), 是通過抑制脈絡叢上皮細胞Na+-K+-ATP酶, 減少腦脊液的分泌。
(2)利尿劑:呋塞米, 1mg/(kg?d)。
以上方法對2周歲以內有輕度腦積水者應首選, 約有50%的病人能夠控制病情。
(3)滲透利尿劑:山梨醇和甘露醇。 前者易在腸道中吸收並沒有刺激性, 半衰期為8h, 1~2g/(kg?d)。 該藥多用於中度腦積水, 作為延期手術短期治療。
另外, 除藥物治療外,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二、非分流手術
1918年 Dandy首先用切除側腦室脈絡叢方法治療腦積水, 但是, 由於產生腦脊液並非只限于脈絡叢組織, 而且第三腦室和第四腦室脈絡叢沒有切除, 手術效果不確切, 故停止使用。 第三腦室造瘺術是將第三腦室底或終板與腳間池建立直接通道用來治療中腦導水管阻塞。 有開顱法和經皮穿刺法, 前者由Dandy首先施行。 術中將第三腦室底部穿破與腳間池相通或將終板切除使第三腦室與蛛網膜下腔形成直接瘺口。 經皮穿刺法是Hoffman等人(1980)首先用定向方法進行三腦室底切開,
Advertisiment
三、腦室分流術
Torkldsen(1939)首先報導用橡皮管做側腦室與枕大池分流術, 主要適用於腦室中線腫瘤和導水管閉塞性腦積水。 以後對中腦導水管發育不良的患者施行擴張術, 用橡皮導管從第四腦室向上插到狹窄的中腦導水管, 由於手術損傷導水管周圍的灰質,
Advertisiment
(1)腦室顱外分流:該手術方法原則是把腦脊液引流到身體能吸收腦脊液的腔隙內。 目前治療腦積水常用的方法有腦室-腹腔分流術、腦室-心房分流術和腦室-腰蛛網膜下腔分流術, 由於腦室心房分流術需將分流管永久留置於心臟內, 干擾心臟生理環境, 有引起心臟驟停危險及一些其他心血管併發症, 目前只用於不能行腦室腹腔分流術病人。 脊髓蛛網膜下腔-腦室分流只適用於交通性腦積水。 目前仍以腦室-腹腔分流是首選方法。 另外, 既往文獻報導, 腦室-胸腔分流、腦室與輸尿管、膀胱、胸導管、胃、腸、乳突和輸乳管分流等方法, 均沒有臨床應用價值,已經放棄。
(2)腦室分流裝置由三部分組成:腦室管、單向瓣膜、遠端管。但脊髓蛛網膜下腔-腹腔分流則是蛛網膜下腔管。近幾年來一些新的分流管配有抗虹吸、貯液室和自動開閉瓣等附加裝置。
(3)手術方法:病人仰臥頭轉向左,背下墊高,暴露頸部,頭部切口,從右耳輪上4~5cm向後4~5cm,頭顱平坦部切開2cm長口,牽開器拉開,鑽孔,將腦室管從枕角插入到達額角約10~12cm長。一般認為分流管置入額角較為理想,其理由為額角寬大無脈絡叢,對側腦脊液經Monor孔流向分流管壓力梯度小。將貯液室或閥門置入頭皮下固定,遠端管自頸部和胸部皮下組織直至腹壁。腹部切口可在中腹部或下腹部正中線旁開2.5~3.0cm或腹直肌旁切開。把遠端側管放入腹腔。另外用套管針穿刺腹壁,把分流管從外套管內插入腹腔。腹部管上端通過胸骨旁皮下組織到達頸部,在頸部與閥門管相接。
禁忌證:①顱內感染不能用抗生素控制者;②腦脊液蛋白過高超過50mg%或有新鮮出血者;③腹腔有炎症或腹水者;④頸胸部皮膚有感染者。
小兒腦積水的治療方案
生活實例:李媽媽的寶寶自出生後不久,頭就顯得比其他孩子大很多。李媽媽一直認為這是孩子“聰明”的表現。但孩子一歲後,常常出現餵食困難,高音調的啼哭,眼睛一直往下看,大運動和精細運動的發育都落後于同齡兒,後來竟然發生了一次四肢抽搐。李媽媽在朋友建議下帶孩子到醫院就診,頭顱CT檢查提示:腦積水。經手術後,寶寶的症狀好轉得很快,智力和運動發育逐漸跟上了同齡兒,頭圍也變得跟其他同齡兒相似,再也沒有出現四肢抽搐。
小兒腦積水怎麼發生的
小兒腦積水的“水”是指大腦組織分泌的腦脊液,正常狀態下的腦脊液對大腦的保護和生理功能的行使都有重要作用,腦脊液的量若超過正常範圍就形成“積水”了。任何引起腦脊液分泌過多、迴圈通路受阻、吸收障礙的病變均可引起腦積水,進而引起腦室擴大,腦實質相應減少,引發一系列生理病變。嬰幼兒腦積水又稱先天性腦積水,發病率為0.3%~0.5%,發病原因很多,如畸形、蛛網膜顆粒缺損、大腦導水管阻塞或狹窄以及各種良性囊腫或者血管畸形等。
小兒腦積水患兒的症狀
腦積水患兒最典型的表現是“頭大”,頭髮稀疏,頭皮薄而亮,有時可見頭皮靜脈怒張。患兒的頭雖然大,但面部卻比較小,嚴重時可出現眼球下移、鞏膜外露。有的表現為生長發育遲緩、視力下降、餵食困難、斜視和上視困難以及特徵性的高音調啼哭。病情嚴重時,患兒可出現精神不振、遲鈍、易激惹、抬頭困難、嗜睡、昏迷,甚至抽搐發作,最糟糕的可發生腦疝而死亡。
如何早期發現小兒腦積水
家長可根據上面介紹的症狀,通過細心觀察,爭取早期發現問題。也可通過測量寶寶的頭圍來發現問題。正常新生兒的頭圍是33~35釐米,出生後6個月,平均每月增加1.2~1.3釐米,後半年增加2~4釐米。1歲時,嬰幼兒平均頭圍為46釐米,第2年增加2釐米,第3~4年增加2釐米。五歲時,正常兒童頭圍可達50釐米。而腦積水患兒頭圍可達同齡正常孩子頭圍值的2倍以上。一旦懷疑孩子患有腦積水,應帶孩子到醫院做頭部CT檢查。對於經CT確診為腦積水的患兒,還需再做核磁共振檢查,以明確引起腦積水的原因。
腦外科手術為首選治療方案
到目前為止,對於先天性兒童腦積水,手術治療仍是首選方案。嬰幼兒腦積水手術應從創傷最小的術式做起。手術的關鍵是根據病因選擇術式。由中腦導水管狹窄或由蛛網膜囊腫而形成的腦積水,建議首先選用腦室鏡下第三腦室底造瘺術或蛛網膜囊腫腦室鏡下開窗及內引流術。對於交通性腦積水或經腦室鏡下內引流術無效的患兒,只能通過腦室腹腔分流術以解除腦積水。有時患兒就診時,腦積水已非常嚴重,導致大腦實質部分非常菲薄。此時,做普通的分流術風險相當大,容易引起顱內出血而致殘,甚至致死。因此,需應用可調壓分流系統進行手術,避免術後併發症。
腦積水經治療後,患兒的神經功能會逐步恢復。只要及時發現和治療,絕大多數的患兒效果良好,可達到與正常兒童一樣的智力以及生長發育。
均沒有臨床應用價值,已經放棄。(2)腦室分流裝置由三部分組成:腦室管、單向瓣膜、遠端管。但脊髓蛛網膜下腔-腹腔分流則是蛛網膜下腔管。近幾年來一些新的分流管配有抗虹吸、貯液室和自動開閉瓣等附加裝置。
(3)手術方法:病人仰臥頭轉向左,背下墊高,暴露頸部,頭部切口,從右耳輪上4~5cm向後4~5cm,頭顱平坦部切開2cm長口,牽開器拉開,鑽孔,將腦室管從枕角插入到達額角約10~12cm長。一般認為分流管置入額角較為理想,其理由為額角寬大無脈絡叢,對側腦脊液經Monor孔流向分流管壓力梯度小。將貯液室或閥門置入頭皮下固定,遠端管自頸部和胸部皮下組織直至腹壁。腹部切口可在中腹部或下腹部正中線旁開2.5~3.0cm或腹直肌旁切開。把遠端側管放入腹腔。另外用套管針穿刺腹壁,把分流管從外套管內插入腹腔。腹部管上端通過胸骨旁皮下組織到達頸部,在頸部與閥門管相接。
禁忌證:①顱內感染不能用抗生素控制者;②腦脊液蛋白過高超過50mg%或有新鮮出血者;③腹腔有炎症或腹水者;④頸胸部皮膚有感染者。
小兒腦積水的治療方案
生活實例:李媽媽的寶寶自出生後不久,頭就顯得比其他孩子大很多。李媽媽一直認為這是孩子“聰明”的表現。但孩子一歲後,常常出現餵食困難,高音調的啼哭,眼睛一直往下看,大運動和精細運動的發育都落後于同齡兒,後來竟然發生了一次四肢抽搐。李媽媽在朋友建議下帶孩子到醫院就診,頭顱CT檢查提示:腦積水。經手術後,寶寶的症狀好轉得很快,智力和運動發育逐漸跟上了同齡兒,頭圍也變得跟其他同齡兒相似,再也沒有出現四肢抽搐。
小兒腦積水怎麼發生的
小兒腦積水的“水”是指大腦組織分泌的腦脊液,正常狀態下的腦脊液對大腦的保護和生理功能的行使都有重要作用,腦脊液的量若超過正常範圍就形成“積水”了。任何引起腦脊液分泌過多、迴圈通路受阻、吸收障礙的病變均可引起腦積水,進而引起腦室擴大,腦實質相應減少,引發一系列生理病變。嬰幼兒腦積水又稱先天性腦積水,發病率為0.3%~0.5%,發病原因很多,如畸形、蛛網膜顆粒缺損、大腦導水管阻塞或狹窄以及各種良性囊腫或者血管畸形等。
小兒腦積水患兒的症狀
腦積水患兒最典型的表現是“頭大”,頭髮稀疏,頭皮薄而亮,有時可見頭皮靜脈怒張。患兒的頭雖然大,但面部卻比較小,嚴重時可出現眼球下移、鞏膜外露。有的表現為生長發育遲緩、視力下降、餵食困難、斜視和上視困難以及特徵性的高音調啼哭。病情嚴重時,患兒可出現精神不振、遲鈍、易激惹、抬頭困難、嗜睡、昏迷,甚至抽搐發作,最糟糕的可發生腦疝而死亡。
如何早期發現小兒腦積水
家長可根據上面介紹的症狀,通過細心觀察,爭取早期發現問題。也可通過測量寶寶的頭圍來發現問題。正常新生兒的頭圍是33~35釐米,出生後6個月,平均每月增加1.2~1.3釐米,後半年增加2~4釐米。1歲時,嬰幼兒平均頭圍為46釐米,第2年增加2釐米,第3~4年增加2釐米。五歲時,正常兒童頭圍可達50釐米。而腦積水患兒頭圍可達同齡正常孩子頭圍值的2倍以上。一旦懷疑孩子患有腦積水,應帶孩子到醫院做頭部CT檢查。對於經CT確診為腦積水的患兒,還需再做核磁共振檢查,以明確引起腦積水的原因。
腦外科手術為首選治療方案
到目前為止,對於先天性兒童腦積水,手術治療仍是首選方案。嬰幼兒腦積水手術應從創傷最小的術式做起。手術的關鍵是根據病因選擇術式。由中腦導水管狹窄或由蛛網膜囊腫而形成的腦積水,建議首先選用腦室鏡下第三腦室底造瘺術或蛛網膜囊腫腦室鏡下開窗及內引流術。對於交通性腦積水或經腦室鏡下內引流術無效的患兒,只能通過腦室腹腔分流術以解除腦積水。有時患兒就診時,腦積水已非常嚴重,導致大腦實質部分非常菲薄。此時,做普通的分流術風險相當大,容易引起顱內出血而致殘,甚至致死。因此,需應用可調壓分流系統進行手術,避免術後併發症。
腦積水經治療後,患兒的神經功能會逐步恢復。只要及時發現和治療,絕大多數的患兒效果良好,可達到與正常兒童一樣的智力以及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