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腸套疊的危害

腸套疊是一種少見、可能引起嬰兒腹痛甚至死亡的疾病, 一般常見於2歲以下的嬰兒。 今天家有寶寶育兒網的小編就來告訴你關於腸套疊對嬰兒身體的危害。


什麼是腸套疊
腸套疊是指一段腸管套入與其相連的腸腔內, 並導致腸內容物通過障礙。
臨床上常見的是急性腸套疊, 慢性腸套疊一般為繼發性。 急性腸套疊最多見於嬰兒期, 以4~10個月嬰兒多見, 2歲以後隨年齡增長發病逐年減少。
發病原因

1、急性腸套疊
病因尚不清楚, 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1)飲食改變
嬰兒出生後4~10個月, 為添加輔食及增加乳量的時期,

Advertisiment
也是腸套疊發病高峰期。 由於嬰兒腸道不能立即適應所改變食物的刺激, 導致腸道功能紊亂, 引起腸套疊。
(2)回盲部解剖因素
嬰兒期回盲部遊動性大, 回盲瓣過度肥厚, 小腸系膜相對較長, 嬰兒90%回腸瓣呈唇樣凸入盲腸, 長達1釐米以上, 加上該區淋巴組織豐富, 受炎症或食物刺激後易引起充血、水腫、肥厚, 腸蠕動易將回盲瓣向前推移, 並牽拉腸管形成套疊。
(3)病毒感染
有研究報導急性腸套疊與腸道內腺病毒、輪狀病毒感染有關。



(4)腸痙攣及自主神經失調
由於各種食物、炎症、腹瀉、細菌毒素等刺激腸道產生痙攣, 使嬰兒的腸蠕動功能節律紊亂或逆蠕動而引起腸套疊。
(5)遺傳因素
有些腸套疊嬰兒有家族發病史。

(6)先天性腸管畸形和其他器質性疾病
如梅克爾憩室、先天性腸重複畸形等都會成為急性腸套疊的誘因。

Advertisiment

2、慢性復發性腸套疊

多見於幼兒、兒童及成人, 其發生原因常與腸道存在氣質型病變而引起的繼發性套疊, 腸管器質病變常見有腸息肉、憩室、重複畸形、紫癜血腫、腫瘤及結核等。

腸套疊的危害

腸套疊在嬰兒時期是急性病, 家長一旦發現嬰兒有異常症狀, 要立刻帶他去醫院治療, 不然會給嬰兒帶來以下不利影響。


1、 中毒 


腸套疊剛顯現的時候, 嬰兒沒有可怕的症狀, 如果病情被忽視了, 腸壁會出現壞死等症狀, 此時他們全身機能會紊亂, 一些寶寶會出現高燒、脫水等, 中毒現象會發生, 甚至寶寶生命也受到威脅。

2、後遺症


嬰兒腸道出現套疊現象,

Advertisiment
如果就診不及時, 可能會給以後的生活留下隱患。
疊加的腸壁血流難以流通, 時間久了, 可能壞死或者穿孔, 進而引起腹膜炎的出現, 即使嬰兒日後緩解了這些症狀, 一旦病毒入侵, 也有復發的可能。

3、死亡


腸套疊的診斷具有時間性, 延誤診斷及治療, 被套疊部分的腸壁血液迴圈受到阻礙, 使腸壁發生環死、穿孔, 導致腹膜炎, 甚至死亡。


總之, 腸套疊是非常危險的一種病, 搶救的黃金期為發病後12小時, 如果家長發現嬰兒有腹痛、便秘、嘔吐等症狀, 一定要及時就醫治療, 切勿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