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是小兒的常見病、多發病之一,
特別是嬰幼兒最易發,
甚至有許多小兒會出現反復腹瀉或者遷延不愈,
嚴重者會影響生長發育。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曾發佈兒童死亡率資料顯示,
全世界每天有大約2000名五歲以下兒童死于腹瀉。
所以,
如果出現腹瀉,
家長應該引起高度重視,
瞭解一些相關知識很有必要。
小兒腹瀉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 發生的原因也很多, 主要病因可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兩種。 一是感染性因素, 主要是由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感染腸道後引起。 嬰幼兒時期免疫功能相對不夠成熟,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專家說, 預防勝於治療, 與其亡羊補牢, 不如事先多作防範。 父母在撫育幼兒時需注意以下幾條:
1、母乳是營養供給的最佳配方。 天然的母乳, 含有嬰兒成長所必須的各種營養成份, 攝食後的吸收率最高, 含有來自母親的抗體, 永遠保持適當溫度, 同時提供腸道適當的酸堿環境, 最有益於腸道內正常益菌的生長, 因而抑制致病菌的繁殖, 自然減少了感染的機會。 同時母乳也不會有過敏或耐受性不良的問題。
2、因種種因素而不得不使用配方奶粉時,
Advertisiment
3、不論吃母乳或奶粉的, 到四到六個月大時皆須添加輔食, 才能滿足成長所需。 而輔食的添加不當也是腹瀉常見的原因之一。 輔食的添加以一次加一樣為原則。 同時每一新添加物都必須從少量及低濃度開始加起。 如此才能減少過敏反應的發生, 一旦發生過敏反應也比較容易弄清是哪一種食物引起的過敏。
4、在逢年過節這樣容易發生流行病的時候, 應避免讓孩子出入人多擁擠的公共場合。 家長回家後, 須先更衣、洗手後才可親近自己的小寶貝, 以免把病原由外面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