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腹瀉家長必須做的三件事

小兒腹瀉根據病因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兩類, 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瀉為主的一組臨床綜合征。 發病年齡多在2歲以下, 1歲以內者約占50%。

腹瀉, 是小兒疾病中, 僅次於呼吸道疾病的第二大疾病。 然而, 家長對小兒腹瀉的重視程度往往不夠, 認為腹瀉是小病, 挺一挺就過去了, 實際上腹瀉損傷的不僅是孩子的消化道, 還影響生長發育。 還有些家長則重視過度, 在小兒腹瀉時, 拼命讓孩子加強營養, 反而不利於疾病的康復。

小兒腹瀉家長必須做的三件事

小兒腹瀉傷害的不僅是腸道

輕度腹瀉時間相對比較短,

Advertisiment
而且腹瀉的次數相對比較少, 在短期內對兒童的危害可以造成食欲下降、腹部不適、腹痛或嘔吐, 出現陣發性哭鬧。 重度腹瀉可以出現脫水甚至肝腎損傷。 有些病毒性腹瀉可以引起心肌炎, 甚至引起抽搐或腦炎。

長期腹瀉對兒童的危害更大, 可以造成營養不良甚至貧血, 營養不良可造成免疫力下降, 繼發感染。 長期腹瀉對孩子最多見的危害是生長發育落後, 智力和體力發育都會受到較大影響, 這種孩子特別容易感染細菌或病毒, 感染後不容易好, 形成惡性循環。

小兒腹瀉家長最應該做三件事

小兒腹瀉後, 除積極治療外, 家庭護理也很重要。 會上, 專家傳授了小兒腹瀉後, 家長最應該做的事兒。

1、不要大補

Advertisiment

有些家長千方百計地喂孩子巧克力、牛奶、雞蛋等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 想以此彌補患兒腹瀉造成的損失, 殊不知這樣做反而會加重胃腸負擔, 使腹瀉長時間不愈。 此時, 宜給孩子吃些易消化食物, 如米湯、糖鹽開水, 甚至暫時禁食, 使胃腸得以休息, 功能得以恢復, 以加快疾病的痊癒。

2、注意腹部保暖

小兒腹部容易受寒, 而患有腹瀉的兒童, 腸蠕動本已增快, 如腹部再受涼則腸蠕動更快, 從而加重病情。

3、注意保護好患兒的臀部

由於排便次數增多, 肛門周圍的皮膚及黏膜必定有不同程度的損傷, 家長在護理中要特別注意肛門部位。 便後應用細軟的衛生紙輕擦, 或用細軟的紗布蘸水輕洗, 洗後可塗些油脂類的藥膏,

Advertisiment
以防紅臀。 如果是嬰兒, 要及時更換尿布, 避免糞便尿液浸漬的尿布與皮膚摩擦而發生破潰。 對於患兒用過的便具、尿布以及被污染過的衣物、床單, 都要及時洗滌並進行消毒處理, 以免反復感染或傳染給他人。

當然, 小兒腹瀉還要從預防入手, 除了把好“病從口入”關外, 還可以通過口服疫苗來預防小兒腹瀉的發生。

小編總結:幾乎每個寶寶都不止一次地發生過腹瀉, 尤其是年齡較小的寶寶。 所以, 它是寶寶們最容易患的“小兒四病”之一。 寶寶上吐下瀉時, 媽咪們的心裡都很著急, 一股腦兒地給服用各種藥。 然而, 寶寶非但不見好, 反而越來越止不住地瀉, 甚至拖至幾個月不愈, 使寶寶的生長發育受到很大影響, 有時甚至危及生命。

Advertisiment
為了寶寶平安健康長大, 媽咪對寶寶腹瀉病的防治及護理應該多多瞭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