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腹瀉的原因及食物止瀉辦法

嬰幼兒由於腸胃功能未發育完善, 抵抗力和免疫力相對較低, 所以容易引起腹瀉。 寶寶腹瀉, 媽媽不用緊張, 找到引起腹瀉的“真凶”對症下藥, 寶寶又能恢復健康活潑。 當然, 平日多瞭解止瀉食物, 家中備有常用藥物也是很有必要的哦。

嬰幼兒腹瀉的兩大原因

一般情況下, 引起嬰幼兒腹瀉的原因大致分為兩類:

一是感染性因素造成的。 當孩子的奶瓶、其他進食器具或食物不潔, 上面的細菌會隨之進入體內造成腹瀉;孩子患了中耳炎、、咽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統感染肺炎等疾病時, 會繼而發熱,

Advertisiment
在病原體毒素的影響下, 也有可能造成腹瀉;如果孩子長期服用廣譜抗生素, 會導致腸道的菌群失調繼而引起腹瀉。 腹瀉發生了, 必須耐心調理。

二是非感染性因素造成的。 天氣變化或孩子的飲食餵養不當均可引起腹瀉。 天氣驟冷驟熱時孩子穿衣不當受涼會使腸道功能紊亂, 天氣炎熱的時候胃酸和消化酶分泌減少, 消化不良也會引起腹瀉。

飲食方面引起的腹瀉就包括進食過少或過多, 添加輔食太快, 食物中加糖過多, 天氣炎熱時給孩子斷奶等, 都有機會造成孩子腹瀉。 而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 也與氣候有關, 春夏兩季就發生得特別頻繁。

還在母乳餵養的孩子發生腹瀉時, 不要輕易斷奶。 如果一定要段, 則要循序漸進,

Advertisiment
開始可以縮短每次餵奶的時間, 讓孩子吃前面一半的乳汁, 也叫前奶。 因為前奶蛋白質含量較多, 富於營養且容易消化, 而後奶則主要含量為脂肪, 不易消化。 必要情況下, 母親可以在餵奶前半小時至一小時喝一大杯淡鹽開水, 稀釋乳汁之後, 再給孩子哺乳, 減少造成孩子腹瀉的機會。

嬰幼兒的胃腸道系統還非常幼嫩, 調理腸胃不是一朝一夕的。 一般會用益生菌沖劑來調理小兒的腸道功能, 比如媽咪愛、合生元、培菲康等。 益生菌不是藥, 而是有助於調理胃腸道功能的有益菌, 拉稀的時候可以調到不稀, 便秘的可以調到不幹。 這兩種藥中, 媽咪愛價格適中, 合生元價格偏貴。

益生菌的用量方面, 一般按包裝盒上的說明即可,

Advertisiment
也可參考如下:媽咪愛(或培菲康)用量:每次半袋(或每次一粒)一天2-3次 + 斯密達蒙托石粉每次半袋, 每天2-3次, 服用大概3--5天時間, 寶寶一般就能好起來。 平時注意觀察, 只要寶寶的精神好, 能吃能睡, 問題就不大, 不用有點小毛病就跑醫院。

食物止瀉的具體操作

以下幾種食物不僅能提供給嬰兒必須的營養, 而且還有一定的止瀉作用。

1、胡蘿蔔湯:將胡蘿蔔洗淨, 切開去莖, 切成小塊, 加水煮爛, 用紗布過濾去渣, 然後加水成湯(按500克胡蘿蔔加1000毫升水的比例), 最後加糖煮沸即可。 每天2~3次, 每次100~150毫升, 腹瀉好轉後停用。

2、蘋果泥:取一個新鮮、質地酥軟的蘋果切成兩半, 用調匙刮成泥狀即可。

3、焦米湯:將米粉或奶膏研磨成粉, 炒至焦黃, 再加水和適量的糖,

Advertisiment
煮沸成稀糊狀即可。

胡蘿蔔和蘋果都是鹼性食品, 都富含果膠, 能吸附腸道致病細菌和毒素, 使大便成形, 是非常好的止瀉抑菌食品。 焦米湯則是嬰兒腹瀉的首選食品, 它的碳化結構具有非常好的吸附止瀉作用, 並且很好消化。

食物止瀉是我們更為推崇的一種調理腸道功能的方法, 雖然效果不能立杆見影, 但經濟、衛生、安全, 對嬰幼兒有益無害。 所以只要腹瀉情況不是非常嚴重, 小兒沒有出現脫水, 都可以嘗試在家用食物止瀉的辦法進行調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