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腹瀉要減少母乳餵養的次數

秋季腹瀉是因為感染輪狀病毒而引起的, 多發於秋冬季節, 6個月至2歲寶寶最易被感染。 在感染了輪狀病毒後, 有時可能會發燒。 伴有上呼吸道症狀、以及激烈嘔吐等。

網友提問:小寶寶出生已6個多月, 近日不幸患了秋季腹瀉, 開始病情並不十分嚴重, 每日腹瀉6~8次, 呈水樣便。 因寶寶仍有食欲, 就在網上查閱有關問題, 答案均是肯定的, 於是就給寶寶繼續餵奶。 但餵奶後, 寶寶的腹瀉似乎更加嚴重了, 每日腹瀉達10余次, 水樣便中出現了少量黏液。 由於擔心寶寶會脫水, 就帶孩子去醫院治療。 醫生說要減少餵奶,

Advertisiment
但可喂些米糊或豆漿。 這是為什麼?

小兒腹瀉要減少母乳餵養的次數

專家解答:

每年的8月至12月, 是秋季腹瀉的高發期, 這是一種具有自限性的消化道疾病, 主要是輪狀病毒感染所致。 6個月至1歲嬰兒臨床表現特點為發熱、上呼吸道症狀, 嘔吐、腹瀉, 以水樣便多見。 大便呈現稀薄、色淡, 黏液少, 無膿血, 無腥臭味之特點。 由於秋季腹瀉持續時間長, 達數周之久, 患兒常伴輕度或中度脫水。 所以, 當孩子患了秋季腹瀉後, 一方面要給孩子多喝水, 或適當補液, 以防嚴重脫水;另一方面若患兒仍有食欲就應該繼續餵養, 以含水分多的稀軟食物為主, 除了能夠提供營養物質之外, 也能增加水的攝入, 補充體內水分, 有助於預防脫水。

Advertisiment

嬰兒餵養需注意:首先, 盡可能避免或減少含乳糖的食物攝入。 其次, 患兒應以低乳糖飲食為主, 由於母乳、牛乳和羊乳中的所含碳水化合物以乳糖居多, 給患兒餵奶可能引起嘔吐、腹瀉加重, 故不宜常規餵奶。 一般應減少母乳餵養次數和餵養量, 或用去乳糖的奶粉餵養, 也可將牛奶、羊奶稀釋之後再餵養。

小編總結:輪狀病毒引起的小兒秋季腹瀉的病程一般在5~8天, 屆時即能自行好轉治癒, 父母只要讓孩子遵醫囑吃藥, 多飲水, 並給孩子補充高營養、高維生素、好消化的食物, 保持一定量的尿量, 一般來說, 就可逐漸治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