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幼稚園曾有這樣一個男孩, 每當班級有公開課或大型活動時, 這一天便是他的假日。 一次問他:“為什麼不參加活動?”他很平淡地回答:“我不會。 ”通過接觸, 發現他並不象他所說的那樣無能, 想像力等都很豐富。 那麼, 他為什麼如此自卑呢?據老師講, 這孩子立事較晚, 自理能力稍差一些, 父母逢人便說孩子不行。 大概從幼稚園小班時起, 班級一有大型活動, 教師就請他回家, 久而久之, 到了學前班, 不僅孩子自己, 就連家長也習慣了這種隱退了。
這裡便提到了一個自尊心的問題。
眾所周知,
自尊心對於兒童的成長和其後的人生歷程有著重要的影響。
Advertisiment
一是具有高度自尊心的兒童,
他們表現活潑,
喜歡發表意見,
在學業上,
交友上是成功者,
興趣廣泛,
有創造性,
探討問題時常處於領導地位,
一旦幹什麼事,
就有信心幹到底;不知疲倦,
不示弱。
二是自尊心一般的兒童,
在很多方面與上一組相似,
在高興時也愛自由地發表意見,
但是他們對於自己的能力和作用沒有主見,
在覺得別人喜歡他們時,
往往幹得最好。
第三組與前兩組顯著不同。
Advertisiment
一般人都認為兒童自尊心的形成與他們的生活經歷有關。
但心理學家的結論卻使不少家長感到驚異——自尊心的成長既不取決於家庭的金錢,
地位或孩子體格的強弱,
也不取決於母親為孩子耗費的時間。
他們發現,
培養具有高度自尊心的家庭多比較民主,
父母們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密切,
能耐心聽取孩子的意見並根據孩子的要求給他們以幫助。
父母熱情地接待孩子們的朋友,
而這一點在兒童的心中被看得很重。
他們對孩子要求嚴格,
但總是通過鼓勵使孩子們養成好習慣,
而不是通過懲罰和斥責。
這些,
都使孩子容易成長為具有較強生活能力的人。
Advertisiment
要培養3歲前孩子有自尊心必須注意:
一是不要在人前議論孩子的缺點。
如有個孩子長相不美,
家長逢人便說:“瞧我怎麼生了這麼個孩子!老鼠眼,
大豬嘴,
天下難找這樣長相的孩子。
”孩子聽了心中十分難過,
自卑不願見人,
不參加集體活動……以致影響孩子性格的健康發展。
二是對孩子最好多表揚少批評。
2歲左右孩子有時拿勺子方法不正確,
父母便張口批評他,
這時他會覺得很生氣,
堅決不改,
而換一種方法,
每天鼓勵他有點進步,
他則會很快改正的。
三是不要在眾人面前去責罰孩子,
保存他們羞惡之心。
筆者孩子2歲時,
曾去鄰居家玩,
與鄰居的小孩搶玩具,
把人家打哭了,
這時,
她姥姥讓她承認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