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過敏性濕疹

小兒過敏性濕疹的原因

小兒過敏性濕疹是小孩子很常見的皮膚病, 要治療好小兒濕疹, 首先就要先查清楚小兒過敏性濕疹的原因是什麼, 對症下藥才最有效。 一般來說, 跟先天因素、嬰兒膚質、外部環境等有關係。

1、先天因素

(1)孕婦食用很多的發物, 即營養豐富或有刺激性的, 容易使某些病狀發生變化的食物, 如辛辣食物、魚腥海味等。

(2)孕婦情緒波動大, 肝火內動, 有未清除的熱毒於留在胎兒中。

(3)家族有過敏體質史的嬰兒容易患此病。

2、內在因素

(1)嬰兒皮膚角質層薄, 內皮含水及氯化物多, 毛細血管網豐富,

Advertisiment
容易受刺激產生濕疹。

(2)後天營養失調。 營養過多、消化不良、過食肥甘, 損傷脾胃, 造成脾失健運, 濕熱內生。

3、誘發因素

(1)食物因素:富含蛋白質的食物:魚、蝦、蛋類及牛乳等。

(2)外部刺激:毛製品、植物(各種植物花粉)、化學物品(護膚品、洗浴用品、清潔劑等)、化纖物品、動物皮革及羽毛。

(3)病理因素:病毒或細菌感染、蟯蟲。

(4)環境因素:日光照射、高溫或寒冷、穿衣不當。

上述因素都可以刺激濕疹復發或加重, 需要多加注意, 避免加重小兒過敏性濕疹。

小兒過敏性濕疹的症狀

小兒過敏性濕疹是遺傳性過敏體質對環境中某些因素的過敏反應, 那麼, 小兒過敏性濕疹有什麼症狀呢?多在出生後1個月左右出現, 早的生後1-2周即出現皮疹, 主要發生在兩個頰部、額部和下頜部,

Advertisiment
嚴重時可累及胸部和上臂。 開始時皮膚發紅, 上面有針頭大小的紅色丘疹, 可出現水皰、膿皰、小糜爛面、潮濕、滲液, 並可形成痂皮, 痂脫落後下麵是糜爛面, 癒合後成紅斑。 約數周至數月後水腫性紅斑開始消退, 糜爛面消失, 皮膚乾燥, 呈現少許薄痂或鱗屑。

根據發病年齡、部位、季節分別為三類症狀:

1、 脂溢型:多為3個月以內的小嬰兒, 多發於頰部、前額、眉間。 症狀為皮膚潮紅, 覆有黃色油膩的痂, 痂頂有黃漿液性。 之後擴散到後頸, 頦下, 腋及腹股溝, 表現為潮紅、擦爛及滲出。 可以通過6個月飲食改變而自愈

2、 滲出型:多見於3-6個月肥胖的嬰兒, 兩頰可見對稱性米粒大小紅色丘疹, 伴有紅斑及, 連成片狀。 水皰會破潰、滲出、結痂。

Advertisiment
抓癢嚴重時, 會有出帶血跡的抓痕, 造成鮮紅色濕爛面。 嚴重者可以擴散到全臉或全身。 如有繼發感染可見膿皰及局部淋巴結腫大、發熱。

3、 乾燥型:多見於6個月-1歲的瘦弱小兒, 好發於頭皮、眉間等部位, 也有長在四肢、軀幹外側。 皮膚紅腫, 有斑片狀密集小丘疹, 伴有鱗屑結痂及硬性糠皮樣脫屑, 無滲出。 由於會引起陣發性劇烈的瘙癢, 導致嬰兒睡眠不安、哭鬧。 當轉為慢性時, 長期抓癢, 皮膚表面有抓痕、皸裂或結血痂, 造成為輕度浸潤肥厚。

小兒過敏性濕疹的診斷

很多家長為孩子有過敏性濕疹而煩惱, 但是, 首先要知道小兒過敏性濕疹的診斷, 才能確定孩子是否患有這種病。

1、診斷依據

皮損好發於顏面, 多自兩頰開始,

Advertisiment
漸侵至額部、眉間、頭皮, 反復發作。 嚴重者可親延頸部、肩胛部、甚至遍及全身。

皮損形態多樣, 分佈大多對稱, 時輕時重。 在面部者, 初為簇集的活散在的紅斑、丘疹;在頭皮或眉部者, 多有油膩性鱗屑和黃色發亮的結痂。 輕者, 僅有淺紅的斑片, 伴有少量脫屑;重者, 為紅斑、水皰、糜爛、浸淫成片, 不斷蔓延擴大, 若過分搔抓、摩擦、洗燙, 則糜爛加重, 滲出增多, 常因皮膚破損而繼發感染, 引起附近淋巴結腫大, 並伴有發熱, 食欲減退, 便幹溲赤等全身症狀。

自覺陣發性劇癢, 遇暖尤甚, 以致患兒常將頭面部在枕上或母親衣襟上摩擦, 或用手搔抓, 煩躁, 哭鬧不安, 常影響健康和睡眠。

多發於出生後1-3個月, 多在1-2歲減輕、痊癒。 少數可演變成小兒濕瘡。

Advertisiment

2、按不同表現分型:

滲出型濕疹:常見於肥胖型嬰兒, 初起於兩頰, 發生紅斑、丘疹、丘皰疹, 常因劇癢搔抓而顯露有多量滲液的鮮紅糜爛面。 嚴重者可累及整個面部甚至全身。 如有繼發感染可見膿皰及局部淋巴結腫大、發熱。

乾燥型濕疹:多見於瘦弱的嬰兒。 好發於頭皮、眉間等部位, 表現為潮紅、脫屑、丘疹, 但無明顯滲出。 呈慢性時也可輕度浸潤肥厚, 有皸裂、抓痕或結血痂。 常因陣發性劇烈瘙癢而引起嬰兒哭鬧和睡眠不安。

小兒過敏性濕疹的治療

孩子得了過敏性濕疹, 爸爸媽媽當然都會著急心疼, 這裡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小兒過敏性濕疹的治療, 一般可以服用糖漿或者塗抹外部用藥, 也可以嘗試中藥療法噢!

1、內治法:

服用非那根糖漿或苯海拉明糖漿,也可與複方維生素B糖漿、維生素C等一起服用。

具體做法是,0.2%苯海拉明糖漿1-2毫克/公斤體重/日分3-4次口服。或用撲爾敏0.35毫克/公斤體重/日,分3-4次口服。

2、外部用藥:

局部可搽2.5%地塞米松冷霜、氧化鋅糊劑,冬季可加用10%魚肝軟膏或50%甘油。

如果皮膚損害表現為化膿發炎,應使用紅黴素眼膏或其它抗生素軟膏。在使用時要搽得薄一些,每天搽3次為宜。

糜爛滲出者可外用3%硼酸溶液濕敷再外搽氧化鋅油,滲液減少時外塗硼鋅糊,每天2-3次。

乾燥型者可外搽2-5%黑豆餾油或煤焦油軟膏或塗可的松膚輕鬆軟膏,每日2-3次。

3、中藥治療

(1)黃柏面30克,寒水石面15克,青黛面3克。將藥物用香油調塗患處,每日搽2次。

(2)黃連30克,枯礬15克。將藥物共研細末加凡士林適量,配成軟膏外塗患處。

(3)地骨皮30克,鮮女貞葉60克,川黃柏15克,青黛30克,生大黃30克,松花粉30克,枯礬9克。將前鮮女貞葉及地骨皮煎湯,放至溫熱後洗患處,洗後用毛巾吸幹水分,將後面5味藥共研成的極細粉搽患處。每日早、晚各1次,連續使用3-5天可治癒。

(4)生大黃12克,川連12克,黃柏12克,苦參12克,蒼耳子12克。將藥物加水煎湯,外洗患處。每日3次,每次15分鐘。若滲出液量多,可加枯礬15克。

(5)茶葉末30克。將藥物加水煎湯,趁熱外洗患處。之後用藥物敷患處。每日2-3次。適用於皮膚褶皺出現紅腫潰爛的濕疹。

(6)僵蠶適量。去嘴研磨,加水煎湯,外洗患處。1日1次或2日1次。可給濕疹患兒服用非那根糖漿或苯海拉明糖漿,也可與複方維生素B糖漿、維生素C等一起服用。局部可搽2.5%地塞米松冷霜、氧化鋅糊劑,冬季可加用10%魚肝軟膏或50%甘油。如果皮膚損害表現為化膿發炎,應使用紅黴素眼膏或其它抗生素軟膏。在使用時要搽得薄一些,每天搽3次為宜。

小兒過敏性濕疹的護理

1、不要讓孩子吃得過飽,吃母乳者,母親應注意不要吃易引起過敏的鮐魚、蝦等食物。如果孩子是喝牛奶,煮奶的時間不妨長一些。添加輔食時,不要先加蛋白,最好先加少量蛋黃,然後逐漸增量。孩子的食物也不要太鹹。

2、母親和小寶寶都不要穿絲、毛織物的衣服,以免引起或加重過敏。

3、不要用熱水去燙洗濕疹,不要給孩子用肥皂洗臉以避免刺激。洗臉後,可給孩子用一些兒童護膚霜。

4、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用些抗組織胺藥。

5、如繼發感染,應當使用抗生素。

6、可服一些中藥或用中藥液外擦。

7、 避免用熱水或肥皂洗澡或洗臉,應該使用溫開水。若有厚結痂,先用植物油搽在患處,待痂潤濕後輕輕擦去,再進行清洗。平時可以將用淡鹽水浸濕的毛巾敷在患處,減少瘙癢。

8、避免外界的刺激,如直接照射日光等。

9、寶寶避免穿化纖或毛織的衣服。宜穿寬鬆的,不是過厚的衣服。並且衣服和床褥要經常更換與清洗,避免反復細菌感染。

6、不宜接種牛痘。病症嚴重的嬰兒,應禁止接種多種疫苗。

7、忌用刺激性過強的外用藥物。

8、消化不良會加重病情,應注意保護消化功能。

小兒過敏性濕疹的預防

相比於事後治療,小兒過敏性濕疹的預防非常值得引起重視,如果預防得當,孩子就不用遭受濕疹的困擾了呢!

1、嬰兒皮膚嬌嫩,應避免摩擦或使用熱水燙、肥皂洗、使用消毒藥水等;衣物要選擇全棉織品,要保證輕、軟、寬鬆和清潔;絲毛織品和有顏色的衣服不要直接接觸皮膚。

2、預防濕疹要避免冷風或強烈日光的刺激;注意保護患病的皮膚;為了防止嬰兒用手搔抓皮膚,可以給小兒戴上布手套。

3、要注意嬰兒的飲食衛生,保證食物的質和量。細心尋找引發濕疹的食物並除去這些致敏的食物,如對雞蛋過敏,可以只吃蛋黃不吃蛋白;如對牛奶過敏,可以多煮幾次來破壞牛奶中致敏的蛋白質;或者改用羊奶或豆漿;母親避免吃海鮮類食物,以免嬰兒吮母奶後加重小兒濕疹的病情。

4、預防濕疹還應該避免接觸患單純皰疹的病人,以免發生皰疹樣濕疹等經常打掃房間,保持清潔衛生,以減少灰塵的刺激。

5、保持室內溫度適宜,不宜過熱。

6、避免給毛毛公仔作玩具。

7、儘量避免飼養有毛的寵物及種植花粉的植物。

服用非那根糖漿或苯海拉明糖漿,也可與複方維生素B糖漿、維生素C等一起服用。

具體做法是,0.2%苯海拉明糖漿1-2毫克/公斤體重/日分3-4次口服。或用撲爾敏0.35毫克/公斤體重/日,分3-4次口服。

2、外部用藥:

局部可搽2.5%地塞米松冷霜、氧化鋅糊劑,冬季可加用10%魚肝軟膏或50%甘油。

如果皮膚損害表現為化膿發炎,應使用紅黴素眼膏或其它抗生素軟膏。在使用時要搽得薄一些,每天搽3次為宜。

糜爛滲出者可外用3%硼酸溶液濕敷再外搽氧化鋅油,滲液減少時外塗硼鋅糊,每天2-3次。

乾燥型者可外搽2-5%黑豆餾油或煤焦油軟膏或塗可的松膚輕鬆軟膏,每日2-3次。

3、中藥治療

(1)黃柏面30克,寒水石面15克,青黛面3克。將藥物用香油調塗患處,每日搽2次。

(2)黃連30克,枯礬15克。將藥物共研細末加凡士林適量,配成軟膏外塗患處。

(3)地骨皮30克,鮮女貞葉60克,川黃柏15克,青黛30克,生大黃30克,松花粉30克,枯礬9克。將前鮮女貞葉及地骨皮煎湯,放至溫熱後洗患處,洗後用毛巾吸幹水分,將後面5味藥共研成的極細粉搽患處。每日早、晚各1次,連續使用3-5天可治癒。

(4)生大黃12克,川連12克,黃柏12克,苦參12克,蒼耳子12克。將藥物加水煎湯,外洗患處。每日3次,每次15分鐘。若滲出液量多,可加枯礬15克。

(5)茶葉末30克。將藥物加水煎湯,趁熱外洗患處。之後用藥物敷患處。每日2-3次。適用於皮膚褶皺出現紅腫潰爛的濕疹。

(6)僵蠶適量。去嘴研磨,加水煎湯,外洗患處。1日1次或2日1次。可給濕疹患兒服用非那根糖漿或苯海拉明糖漿,也可與複方維生素B糖漿、維生素C等一起服用。局部可搽2.5%地塞米松冷霜、氧化鋅糊劑,冬季可加用10%魚肝軟膏或50%甘油。如果皮膚損害表現為化膿發炎,應使用紅黴素眼膏或其它抗生素軟膏。在使用時要搽得薄一些,每天搽3次為宜。

小兒過敏性濕疹的護理

1、不要讓孩子吃得過飽,吃母乳者,母親應注意不要吃易引起過敏的鮐魚、蝦等食物。如果孩子是喝牛奶,煮奶的時間不妨長一些。添加輔食時,不要先加蛋白,最好先加少量蛋黃,然後逐漸增量。孩子的食物也不要太鹹。

2、母親和小寶寶都不要穿絲、毛織物的衣服,以免引起或加重過敏。

3、不要用熱水去燙洗濕疹,不要給孩子用肥皂洗臉以避免刺激。洗臉後,可給孩子用一些兒童護膚霜。

4、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用些抗組織胺藥。

5、如繼發感染,應當使用抗生素。

6、可服一些中藥或用中藥液外擦。

7、 避免用熱水或肥皂洗澡或洗臉,應該使用溫開水。若有厚結痂,先用植物油搽在患處,待痂潤濕後輕輕擦去,再進行清洗。平時可以將用淡鹽水浸濕的毛巾敷在患處,減少瘙癢。

8、避免外界的刺激,如直接照射日光等。

9、寶寶避免穿化纖或毛織的衣服。宜穿寬鬆的,不是過厚的衣服。並且衣服和床褥要經常更換與清洗,避免反復細菌感染。

6、不宜接種牛痘。病症嚴重的嬰兒,應禁止接種多種疫苗。

7、忌用刺激性過強的外用藥物。

8、消化不良會加重病情,應注意保護消化功能。

小兒過敏性濕疹的預防

相比於事後治療,小兒過敏性濕疹的預防非常值得引起重視,如果預防得當,孩子就不用遭受濕疹的困擾了呢!

1、嬰兒皮膚嬌嫩,應避免摩擦或使用熱水燙、肥皂洗、使用消毒藥水等;衣物要選擇全棉織品,要保證輕、軟、寬鬆和清潔;絲毛織品和有顏色的衣服不要直接接觸皮膚。

2、預防濕疹要避免冷風或強烈日光的刺激;注意保護患病的皮膚;為了防止嬰兒用手搔抓皮膚,可以給小兒戴上布手套。

3、要注意嬰兒的飲食衛生,保證食物的質和量。細心尋找引發濕疹的食物並除去這些致敏的食物,如對雞蛋過敏,可以只吃蛋黃不吃蛋白;如對牛奶過敏,可以多煮幾次來破壞牛奶中致敏的蛋白質;或者改用羊奶或豆漿;母親避免吃海鮮類食物,以免嬰兒吮母奶後加重小兒濕疹的病情。

4、預防濕疹還應該避免接觸患單純皰疹的病人,以免發生皰疹樣濕疹等經常打掃房間,保持清潔衛生,以減少灰塵的刺激。

5、保持室內溫度適宜,不宜過熱。

6、避免給毛毛公仔作玩具。

7、儘量避免飼養有毛的寵物及種植花粉的植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