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過敏性紫癜 兒童過敏性紫癜的症狀

過敏性紫癜屬過敏性血管炎範圍, 於19世紀30年代和70年代由許蘭氏和亨變壓諾氏先後描述, 故又名許蘭-亨諾氏血管炎。 過敏性紫癜是一種季節性比較強的疾病, 冬春季節交替的時候, 患過敏性紫癜的孩子就明顯增多了。 多發於3—10歲的兒童。

兒童過敏性紫癜的症狀

最為典型的症狀是在四肢, 尤其表現為雙下肢、臀部皮膚的出血點和瘀斑, 可同時伴發頭皮、手足、眼眶周圍的水腫;有的孩子會有消化道症狀, 如噁心、嘔吐、腹痛, 甚至大便帶血、嘔血現象;除此以外, 還可出現關節腫脹、疼痛;少部分孩子經過檢查後會發現腎臟也受到牽連,

Advertisiment
導致紫癜性腎炎。 過敏性紫癜容易反復發作, 無傳染性。

據研究, 過敏性紫癜和患兒的過敏性體質有關。 附著在灰塵上的細菌、海鮮類食物、動物皮毛、冷空氣、花粉和含有抗生素等成分的藥物等, 都會造成過敏性紫癜發作。

兒童過敏性紫癜的預防

1、注意防寒保暖, 預防感冒;

2、忌食辛辣食物及刺激性食物、海鮮類等;

3、飲食宜富於營養, 易於消化, 多吃新鮮蔬菜、水果;

4、注意運動鍛煉, 增強體質, 提高機體抗病能力。

5.注意休息, 避免勞累, 避免情緒波動及精神刺激。 防止昆蟲叮咬。 去除可能的過敏原。

兒童過敏性紫癜的治療

1.無特效療法:急性期應臥床休息, 尋找致敏因素, 對可疑的食物或藥物, 應暫時不用,

Advertisiment
或對可疑的食物, 在密切觀察下, 從小量開始應用, 逐漸增加。

2.一般療法:

(1)蘆丁和維生素C:作為輔助劑應用, 一般劑量宜大, 維生素C以靜脈注射為好。

(2)抗組胺類藥物:可選用鹽酸異丙嗪(非那根)、氯苯那敏(撲爾敏)、苯噻啶、去氯羥嗪(克敏嗪)或特非那定片等。 亦可用10%葡萄糖酸鈣靜脈注射, 但其療效不定。 撲爾敏:8mg, 3次/d, 口服;息斯敏:10mg, 2次/d, 口服。

(3)止血藥:卡巴克洛(安特諾新, 安絡血)10mg, 2~3次/d, 肌注, 或用40~60mg加入葡萄糖溶液中靜滴。 酚磺乙胺(止血敏)0.25~0.5g, 肌注, 2~3次/d或靜注。 如有腎臟病變者抗纖溶藥應慎用。

3.有腎功能損害病人改善腎臟微循環:654-2(20~30mg/d)+川芎嗪(300mg/d)或丹參注射液, 靜脈滴注, 10d為一療程, 每月1~2次。

4.免疫抑制劑:過敏性紫癜併發腎炎, 對激素療法不佳或病情遷延者可加用免疫抑制劑,

Advertisiment
一般常和激素合用, 可選用環磷醯胺、硫唑嘌呤等, 但應注意併發感染。

5.腎上腺皮質激素:抑制抗原-抗體反應, 具有抗過敏及改善血管通透性作用。 對關節型、腹型和皮膚型療效較好, 但激素對腎臟病損無效, 也有人認為不能縮短病程, 一般用潑尼松(強的松)30mg/d, 分次口服, 如1周皮疹不退, 可加至40~60mg/d, 症狀控制後逐漸減量直至停用, 也可以用氫化可的松100~200mg/d, 病情好轉後改用口服。

6.抗凝治療:對急進性腎炎、腎病綜合征病例, 除用皮質激素、環磷醯胺(CTX)外, 還可用抗凝治療, 如肝素10~20U/(kg·h)×4周, 使APTT維持至正常值的1.5~2.0倍。

7.其他:目前, 國外有報導對於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無效的嚴重的過敏性紫癜患者, 氨苯碸可能是一種有效的治療藥物。 治療劑量為100mg/d,

Advertisiment
在治療前應檢查G-6-PD水準。 治療期間應注意血正鐵血紅蛋白水準。 一般治療2周後, 其典型症狀可基本控制。 國內尚未見報道。

如何減少過敏性紫癜復發

多數過敏性紫癜發作1次後可痊癒, 但也有約1/3的病例具有反復發作的傾向, 有的慢性病情遷延可長達一年甚至數年。 頻繁的復發對孩子的身心都可造成嚴重的影響。 該如何減少過敏性紫癜復發呢?

1、控制飲食:通過抽血篩查過敏原, 在一定時期內避免攝入易致敏的食物, 同時少吃海鮮、水果之類的生冷物, 如蝦蟹、香蕉、芒果等, 杜絕辛辣刺激性食品, 以及孩子們最愛的零食。

2、合理休息:劇烈運動、過度疲勞都可導致復發, 因此急性發病期的孩子應絕對臥床休息。 病情緩解並穩定以後,

Advertisiment
可以適當活動, 但孩子活潑、愛動、易興奮, 家長應注意合理的安排休息時間。

3、防治感染:是避免復發的一個重要因素。 病毒、細菌、支原體等各種病原體的感染都可以引起病情復發, 如感冒、扁桃體炎、支氣管炎、胃炎甚至蛔蟲等。 平時生活中應注意開窗通風、避免受涼、定期驅蟲、積極治療感染灶。

4、心理輔導:過敏性紫癜反復發作, 影響孩子的學習和生活, 使孩子和家長都易產生焦慮甚至恐懼的心理。 家長首先應消除不良情緒, 樹立積極的心態, 多鼓勵、安慰孩子。 在病情有變化或復發時, 可適當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以消除煩躁、不耐煩的情緒以配合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