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紫癜是一種常見的血管變態反應性出血性疾病。 是由於機體對某些致敏物質發生變態反應, 引起廣泛的小血管炎, 使小動脈和毛細血管通透性、脆性增加, 伴滲出性出血、水腫。
一、一般症狀
多數患者于發病前1~2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及症狀。
二、皮膚表現
典型皮疹為棕紅色斑丘疹, 突出于皮表, 壓之不退色, , 單獨或互相融合, 對稱性分佈, 以四肢伸側及臀部多見, 很少侵犯軀幹, 可伴有癢感或疼痛, 成批出現, 消退後可遺有色素沉著。 除紫癜外, 還可併發蕁麻疹。 血管神經性水腫、多形性紅斑或潰瘍壞死等。
Advertisiment
三、關節表現
關節可有輕微疼痛到明顯的紅、腫、痛及活動障礙。 病變常累及大關節, 以膝、踝、肘、腕等關節多見, 可呈遊走性, 常易誤診為“風濕病”。 主要是關節周圍病變, 可反復發作, 不遺留關節畸形。
四、腹部表現
腹痛常見, 多呈絞痛, 是由血液外滲入腸壁所致。 以臍及右下腹痛明顯, 亦可遍及全腹, 但一般無腹肌緊張, 壓痛較輕, 可伴有噁心、嘔吐、腹瀉與黑便。 因腸道不規則蠕動, 可導致腸套疊, 可捫及包塊, 多見於兒童。 偶可發生腸穿孔。 如不伴有皮膚紫癜, 常易誤診為“急腹症”。
五、腎臟表現
腎炎是本病最常見的併發症, 發生率在12~65%。 一般於紫癜出現後1~8周內發生,
Advertisiment
以上四型(皮膚、關節、腹部、腎臟)可單獨存在, 兩種以上合併存在時稱為混合型。
六、其他
少數病人出現紫癜後, 病變累及腦膜血管, 表現為頭痛、嘔吐、譫妄、抽搐、癱瘓和昏迷等。 少數可累及呼吸系統, 表現為咯血、哮喘、胸膜炎、肺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