疳積是疳症和積滯的總稱, 是小兒的常見病, 多由於餵養不當, 病後脾胃受損等原因造成。 西醫認為疳積是一種消耗性的疾病, 與消化不良導致的貧血、維生素缺乏等症狀相似。
中醫認為乳食積滯與脾胃虛弱是互為因果, 積滯可傷及脾胃, 脾胃虛弱又能產生積滯, 所以治療時常從這兩方面辨證施治。 採取推拿治療時亦首先使用捏脊法:患兒俯臥, 醫者自其腰骶部沿脊兩側, 以拇指羅紋面與食指第二指關節捏拿起皮膚及皮下組織, 然後雙手交替捏拿向上推進, 直到項背部。 反復操作6~10次。
然後根據分型,
Advertisiment
1.患兒仰臥位, 醫者單手逆時針摩腹36次, 然後兩手掌平放臍下, 以指肚分別自中向腹兩側推出, 這叫做分腹陰陽。 再揉中脘、天樞穴各1分鐘。
2.補脾經, 揉板門, 推四橫紋, 按揉足三裡穴。
氣血兩虧型, 可採取溫中健脾, 補益氣血的方法, 手法可加:
1.患兒仰臥, 醫者單掌順時針摩腹36次, 揉中脘、天樞、關元穴。
2.患兒俯臥, 醫者橫擦其腰骶部, 以熱透小腹為度。
3.補脾經, 推三關, 揉外勞, 掐揉四橫紋。
患兒治療期間, 尤應注意飲食調理, 勞逸結合, 促進療效。 未病更當注意預防, 餵食要定時定量, 合理餵養, 防止偏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