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麻疹的家庭護理及預防

小兒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 這種病毒可以通過打噴嚏、咳嗽等方式傳播到空氣中以致感染, 特別是沒有接種過麻疹疫苗的人更易感染。

典型麻疹在臨床上的表現

第一是潛伏期:通常是6~8天, 由發燒發展為全身不適感;

第二是前驅期:呼吸道及眼結膜炎的表現。 發燒、咳嗽、流眼淚、流鼻涕、嗓子疼及麻疹粘膜斑。 有一些病人也有頭疼、上吐下瀉的消化道症狀;

第三是出診期:發燒後的第三到四天出現皮疹, 先出現在耳後、髮際, 逐漸擴散到前額、兩頰, 從上到下至胸腹、背及四肢部位, 最後到達手掌、腳底,

Advertisiment
皮疹初期是淡紅色的丘疹, 用手按壓時顏色褪去, 紅疹間的皮膚是正常顏色, 隨著病情發展, 疹子會變為暗紅色, 融合成一片片;

第四是恢復期:出疹3~4天后, 按出疹先後順序依次消退, 皮膚上留有糠麩狀脫屑及淺褐色印跡。

非典型麻疹, 如:重型麻疹患者, 此類病人全身狀況不佳, 免疫力低下或者有嚴重感染, 發病很迅速, 全身的中毒症狀嚴重, 往往出現中毒性麻疹、出血性麻疹、休克型麻疹等, 重型麻疹患者的病死率很高, 所以需謹防出現這種狀況。

提醒:一旦家人特別是嬰幼兒被確診為麻疹後, 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在接受正規治療的同時, 患者家屬要積極與醫院配合, 共同做好對患者的治療護理, 避免併發症的發生。

Advertisiment

小兒麻疹的家庭護理

1.保持居室空氣新鮮濕潤。 常開窗通風, 但要避免穿堂風, 不要讓冷風直接吹到患者身上, 要避免強烈光線刺激眼睛。 穿衣蓋被要適當, 穿蓋過多, 捂得全身是汗, 見風反而容易感冒著涼, 而引起肺炎。

2.多喝水或熱湯。 這樣不但有利於將身體內的毒素排出, 利於退熱, 還可以促進血液迴圈, 使皮疹容易發透。 疹子消退, 進入恢復期後, 及時添加營養豐富的食物。

3.作好患者的皮膚、眼睛、口腔、鼻腔的清潔。 麻疹病毒侵入人體後, 不但使皮膚出疹子, 同時還使眼結膜、口腔、鼻腔粘膜產生分泌物, 這些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毒, 如不及時清洗, 分泌物長時間地刺激皮膚粘膜, 使這些部位的抵抗力下降, 給病毒繼續入侵和其他致病菌的生長繁殖創造了條件。

Advertisiment
所以, 做好皮膚粘膜的清潔衛生是十分重要的。 可在保暖的前提下, 即關好門窗, 穿好衣服, 不要過多暴露身體等, 用溫水給患者擦洗眼部、口腔、鼻子、臉、耳朵、脖子及四肢。 用淡鹽水漱口, 多喝水也可達到清潔口腔的目的。 這樣不僅可以使皮膚、粘膜保持清潔, 還可以防止皮膚粘膜乾燥, 促進血液迴圈, 促使疹子發透。

4.注意觀察病情, 及早發現併發症。 麻疹的併發症多而且比較嚴重。 常見的併發症有肺炎、喉炎、心肌炎及腦炎等。 患者一旦咳嗽加重、氣喘、呼吸困難、心慌氣短、嗜睡或煩躁等表現, 應立即請醫生診治, 防止發生嚴重後果。

5.患有麻疹的孩子如果體溫在39℃以上時, 可在醫生指導下吃少量退熱藥,

Advertisiment
或用溫水擦浴。 但必須注意, 退熱不要退得太低、太快, 如果退得太快、太低, 出汗過多, 可能造成虛脫, 或者疹子沒有發透, 突然隱退, 容易導致肺炎、喉炎、腦炎等併發症發生。 因此退熱時一般退至38℃左右為宜。 另外, 對麻疹患者採取退熱處理時, 還要注意不可採取冷敷和酒精擦浴, 因為冷刺激同樣可使體表血管收縮, 不利於疹子發透。

怎樣才能預防麻疹呢?

最主要的是接種疫苗, 特別是兒童。 此外, 要注意體育鍛煉, 提高身體的抗病能力;室內經常通風, 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儘量不要到人多的公共場所;如果家裡有人出現發熱出疹的症狀要及時到醫院就醫, 確診後就要及時隔離;如果必須去醫院就醫的人,

Advertisiment
一定要戴口罩。

特別提醒:麻疹患者是麻疹發病的唯一傳染源。 麻疹病毒經呼吸道傳播, 傳染性極強, 沒患過麻疹又沒有進行免疫接種者, 容易受到傳染。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