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麻痹症也被稱為脊髓灰質炎, 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疾病, 由於部分病毒入侵神經導致癱瘓, 故稱為小兒麻痹症, 在臨床上, 小兒麻痹的表現主要分為四個時期, 各個時期有不同的症狀表現, 下面本文就對小兒麻痹症在不同時期的症狀進行介紹。
小兒麻痹症的症狀:1、前驅期
主要症狀為發熱、食欲不振、多汗、煩躁和全身感覺過敏;亦可見噁心、嘔吐、頭痛、咽喉痛、便秘、彌漫性腹痛、鼻炎、咳嗽、咽滲出物、腹瀉等, 持續1-4天。 若病情不發展, 即為頓挫型。
2、癱瘓前期
前驅期症狀消失後1~6天, 體溫再次上升, 頭痛、噁心、嘔吐嚴重,
Advertisiment
3、癱瘓期
自癱瘓前期的第3、4天開始, 大多在體溫開始下降時出現癱瘓, 並逐漸加重, 當體溫退至正常後, 癱瘓停止發展, 無感覺障礙。 可分以下幾型:
Advertisiment
(1)脊髓型 此型最為常見。 表現為弛緩性癱瘓, 不對稱, 腱反射消失, 肌張力減退, 下肢及大肌群較上肢及小肌群更易受累, 但也可僅出現單一肌群受累或四肢均有癱瘓, 如累及頸背肌、膈肌、肋間肌時, 則出現梳頭及坐起困難、呼吸運動障礙、矛盾呼吸等表現。
(2)延髓型 又稱球型, 系顱神經的運動神經核和延髓的呼吸、迴圈中樞被侵犯所致。 此型占癱瘓型的5%-10%, 呼吸中樞受損時出現呼吸不規則, 呼吸暫停;血管運動中樞 受損時可有血壓和脈率的變化, 兩者均為致命性病變。 顱神經受損時則出現相應的神經麻痹症狀和體征, 以面神經及第X對顱神經損傷多見。
(3)腦型 此型少見。 表現為高熱、煩躁不安、驚厥或嗜睡昏迷, 有上運動神經元痙攣性癱瘓表現。
Advertisiment
(4)混合型 以上幾型同時存在的表現。
4、恢復期
癱瘓從肢體遠端開始恢復, 持續數周至數月, 一般病例8個月內可完全恢復, 嚴重者需6-18月或更長時間。
小兒麻痹症在治療前, 需要做好檢查, 小兒麻痹症的檢查方法:1、腦積液大多於癱瘓前出現異常, 外觀微濁, 壓力稍增, 細胞數稍增(25~500/mm3), 早期以中性粒細胞為多, 後則以單核為主, 熱退後迅速降至正常, 糖可略增, 氯化物大多正常, 蛋白質稍增加, 且持續較久, 少數患者脊髓液可始終正常。
2、周圍血象白細胞多數正常, 在早期及繼發感染時可增高, 以中性粒細胞為主, 急性期血沉增快。
3、病毒分離或抗原檢測起病1周內, 可從鼻咽部及糞便中分離出病毒, 糞便可持繼陽性2~3周, 早期從血液或腦脊液中分離出病毒的意義更大,
Advertisiment
1、邪犯肺胃
症狀體現:發熱出汗、咳嗽流涕、咽紅咽痛、全身不適, 或有頭痛、嘔吐、腹痛、腹瀉、便秘, 伴有精神不振、嗜睡或煩躁不安。 舌紅、苔薄白、脈濡數。
功能主治:解表清熱, 疏風利濕。
方劑:葛根黃芩黃連東加減。
組成:葛根15克, 黃芩10克, 黃連6克, 藿香10克, 薏苡仁15克, 法半夏10克, 竹茹10克, 滑石15克(包煎)。 水煎服, 每日l劑。
2、邪注經絡
症狀體現:肺胃症狀消失後3—4日, 發熱又起, 肢體疼痛, 轉側不利, 哭鬧不安, 拒絕撫抱, 繼而出現癱瘓。 癱瘓以下肢為多, 可發生於一側, 亦可兩側並見。 面部癱瘓見口眼歪斜,
Advertisiment
功能主治:清熱化濕, 舒通經絡。
方劑:三妙丸加減。
組成:黃柏10克, 蒼術10克, 牛膝10克, 生薏苡仁15克, 忍冬藤15克, 防己10克, 秦艽10克, 木瓜10克。 水煎服, 每日1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