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兒黃水瘡的中藥外洗法

圖片來源相冊

黃水瘡多見於兒童, 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季。 黃水瘡又稱滴膿瘡、天皰瘡, 是一種有傳染性的化膿性皮膚病。 其特點是顏面、四肢等暴露部位出現膿皰、膿痂。

Advertisiment
患兒會因痛癢而去搔抓, 導致黃水瘡自身蔓延或傳染, 加重症狀的發展。

夏季氣候炎熱, 濕熱交蒸, 暑濕客於肌膚.以至氣機不暢, 汗液疏泄障礙, 濕熱毒邪壅遏, 薰蒸肌膚;小兒機體虛弱, 肌膚嬌嫩, 腠理不固, 汗多濕重, 調護不當, 暑濕毒邪侵襲, 易導致本病的發生。

中藥治療此病效果明顯。 可以選用中藥內服外用的方法。 內服中藥選用清暑利濕解毒的中藥如藿香、澤蘭等。 暑濕熱蘊證, 治宜清暑利濕解毒, 方用清暑東加減, 脾虛濕蘊證, 治宜健脾滲濕, 方用參苓白術散加減。 外用中藥可用土茯苓、薏苡仁、黃柏等, 也可用中成藥茯蒲洗液。 見膿液者, 可用馬齒莧、蒲公英、野菊花、千里光等適量煎水濕敷或外洗。

Advertisiment
膿液少者, 用三黃洗劑加入5%九一丹混合搖勻外搽, 每天3~4次。 局部糜爛者, 先用明礬溶液洗去膿痂, 再將冰硼散敷於患處。 膿痂厚者, 選用青黛、黃柏、蒼術研細末, 植物油調勻外塗。

預防黃水瘡要注意個人衛生, 勤洗澡, 勤換衣。 應避免搔抓, 及時治療。 幼托機構應注意隔離, 並對居住環境進行消毒。

Advertisiment
專家點評網路4大濕疹偏方 你用錯了幾個?

長高 減肥……暑假不可錯過的4大健康功課

Advertisiment
哪種雞蛋吃法 讓寶寶腦袋更聰明?

Advertisiment
手機:讓孩子越來越笨的隱形殺手

求人不如求己, 媽媽必須教會寶寶的十大保命守則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