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先亮明態度:我是支持孩子上幼稚園的。 幼稚園的集體生活對孩子很有好處, 而這種好處是家庭不能提供的。
更快地讓孩子學會分享和友愛
在家裡, 孩子永遠是中心, 不管家長多麼開明。
父母應該重視孩子, 這沒錯;但孩子總處於這種高度重視下, 難免會以自我為中心。 父母也不可能為了讓孩子分享和友愛就假裝對孩子不重視, 讓孩子覺得自己被冷落。
而集體生活的妙處在於:它可以讓孩子暫時脫離高度重視的中心點, 因為這是一種相對平等的忽視狀態, 所以比父母的發脾氣冷處理等等,
Advertisiment
我女兒秧秧就是在上幼稚園後變得非常友善, 老師說, 別的小朋友哭了她就會去安慰。 周圍很多非常自我的孩子, 都是在上幼稚園後學會分享和友愛的。
生活更豐富多彩
很多媽媽認為自己特別能幹, 總看不上幼稚園老師那點水準, 所以寧可“自己教孩子”。 但要知道, 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和智慧是有限的, 每個人的想像力和見識都不能突破自己;而幼稚園基本都有成熟的教學系統, 總是能每天按部就班地完成。
秧秧在幼稚園學會了很多新奇有趣的東西, 手指歌啦, 小遊戲啦, 外教還教給他們很多好聽的英文兒歌,
Advertisiment
秧秧回家, 腦門上經常被老師梳了各種好玩的小辮子, 很多款式我都是第一次見。 秧秧自己也很高興, 有次老師給她梳了個麻花辮, 她連晚上睡覺都捨不得拆。 所以, 我這個家長其實也從幼稚園學到了不少東西, 受到了很多啟發。
保育更專業
很多媽媽都覺得, 孩子在家生病最少, 說明被照顧得最好。 但其實生病少未必是因為在家護理得好, 而可能是傳染源少。
這就帶來一個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問題:只要接觸到人,
Advertisiment
還有媽媽認為, 孩子在家吃得好。 其實, 幼稚園有專門的廚房, 有營養均衡的配餐方式, 每天飯菜都會換花樣, 種類也比較多。 真正在家裡, 孩子飯反而最難做, 因為量很少, 又儘量需要營養豐富, 口味和營養常常不能兩全。 而媽媽因為籍貫、口味、廚藝和時間的問題, 種類也難免局限。
再從吃飯氛圍上講, 幼稚園是集體吃飯, 孩子們更有積極性, 越是比賽吃就越是吃得香。 我周圍大部分孩子, 去幼稚園以後都比以前吃飯有進步;秧秧以前不肯吃番茄炒蛋和木耳, 到了幼稚園以後也慢慢開始吃了。
實在要說幼稚園伙食有什麼缺陷, 可能就是出於安全和價格兩方面的考慮,
Advertisiment
能讓孩子學會受委屈
因為有個別幼稚園虐待孩子的報導, 家長們便覺得孩子在幼稚園一定每天受委屈。
其實, 我並不認為孩子一點委屈都受不得, 虐☆禁☆童行為當然不能容忍, 但適當的管教對孩子絕對有好處。 因為我們得讓每個孩子都明白, 在幼稚園很難通過像在家裡那樣撒潑打滾來逼迫大人就範, 這其實是社會給孩子的第一課:家裡不是全世界, 不是你想怎樣就怎樣。 有了這樣的認識和壓力, 孩子才會開始尋求更好的解決方案, 發展社交能力。
一開始, 秧秧也很難接受老師訓誡, 第一天老師說了她幾句, 第二天她就哭著不理那個老師。
Advertisiment
更有利於培養健康習慣
幼稚園非常好的一點就是作息絕對規律, 這在家裡是很難達到的。 因為幾個老師要面對這麼多孩子, 她們必須想出足夠有效的辦法來管理。
我見過秧秧班裡小朋友上廁所, 老師帶領著, 小朋友們一個拉一個做小火車狀, 唱著歌高高興興地就去了。 即便個別孩子有點情緒, 看別的孩子都拉著手, 也就忘了委屈,忙不迭地也去加入集體當火車去了。像這樣的教育,一個媽媽或兩個老人一個保姆對著一個孩子,是很難做到的,幼稚園在這些方面,的確是事半功倍。
最後的最後,我必須強調,支持孩子上幼稚園,學到一些家庭無法給予的東西,並不代表幼稚園是萬能的。在一個人的成長中,父母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再好的幼稚園也不能免去父母的責任。
也就忘了委屈,忙不迭地也去加入集體當火車去了。像這樣的教育,一個媽媽或兩個老人一個保姆對著一個孩子,是很難做到的,幼稚園在這些方面,的確是事半功倍。
最後的最後,我必須強調,支持孩子上幼稚園,學到一些家庭無法給予的東西,並不代表幼稚園是萬能的。在一個人的成長中,父母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再好的幼稚園也不能免去父母的責任。